第二日清晨,露水尚未散尽,李明衍便召集众人开始布置。
"吕由,"他摊开一张详细的图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符号和数据。
"你带领百姓去松林。记住,要选择树龄在二十年以上的老松,砍伐后立即剥皮,将松木劈成臂粗细的木条。"
吕由仔细看着图纸:"主公,这是要..."
"制造草木灰。"李明衍解释道,"但不是普通的草木灰。松木燃烧后的灰烬特别细腻,而且含有特殊成分。燃烧时要控制火候——先用大火点燃,待木材充分燃烧后改为中火,最后用小火慢慢煅烧,直到只剩下雪白的灰烬。"
他又取出另一张图。
"燃烧场地要选在上风处,挖出三个大坑,每个坑深三尺、宽五尺。坑底铺上青石板,防止灰烬渗入土中。"
吕由恭敬记下每一个细节。他深知这些看似繁琐的要求必有深意。
"还有,"李明衍继续道,"找到镇上的古盐井,让长老派人取盐。不要表层的粗盐,要井底的细盐。取回后还要研磨——用石磨反复研磨,直到细如面粉,手指捻之无颗粒感为止。"
安排完吕由,李明衍又转向子它:"你的任务更重。看这里——"
他展开另一幅更加复杂的图纸,上面画着一个奇特的装置。
底座是三根粗大的原木搭成的三角架,中间是一根可以活动的长臂,臂端有个皮兜。
"这是投石机的简化版。"李明衍指着各个部件详细讲解,"关键在于这个支点的位置。太靠前,投射距离不够;太靠后,力量又会分散。根据我的计算,支点应该在长臂的三分之一处。"
子它认真听着,不时提问:"这个皮兜用什么材料?"
"用三层牛皮缝制,中间夹上丝绵,既结实又有弹性。"李明衍答道。
"还有这个配重——要用铁块,总重量不少于三百斤。记住,宁重勿轻。"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部分。
李明衍让人搬来一捆青竹,都是碗口粗细的毛竹。
他亲自示范,将竹子锯成一尺长的竹筒,一端保留竹节封底,另一端敞开。
"看仔细了。"他将研磨好的细盐和草木灰按照特定比例混合,"七分灰、三分盐,充分搅拌均匀。"
混合物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灰白色,质地极其细腻。
"装填时要压实,但不能太紧。"李明衍边说边演示。
用一根细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