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见李明衍陷入沉思,知道正是点拨之机,于是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徐缓而富含深意:"李先生恐怕只见秦国表面强大,却不知其内中之危。"
李明衍抬头,目光询问。
"秦国看似兵强马壮,实则内忧外患重重。"韩非的声音如同流水,平静中却暗含激流,"此次韩系贵族团灭之后,秦国内部的政治格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他站起身,在窄小的牢房中踱步,修长的身影在月光下投下深沉的阴影:"当今秦国,至少有五大势力相互牵制。"
韩非竖起修长的手指,一一列数:"吕不韦势力根基深厚,尽管秦王已成年,他仍掌控着朝中大半高官和商业命脉,势力只增不减。"
他又竖起第二根手指:"赵太后的面首嫪毐,借太后之宠,封为长信侯,封地竟达万户,甚至暗中蓄养私兵数千,其野心之大,昭然若揭。"
"第三,楚系贵族。楚国早年入秦的贵族家族,世代为官,占据要职,更有太后宗族为依托,势力庞大。"
"第四,老秦军人。秦国尚武,以战功晋升者众。此辈虽忠于秦国,却各自结成派系,互相倾轧。"
"最后,便是秦王自己培养的新兴力量,如李斯、蒙武等人,他们直接效忠于王,却根基尚浅,难与老牌势力抗衡。"
李明衍听得目瞪口呆。这是他第一次从高层的视角,了解秦国政治格局的全貌。过去在郑国渠上的种种遭遇,此刻竟有了全新的解读角度。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韩非目光如炬,直视李明衍,"像你这样有才无背景之人,极易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棋子,或者在权力斗争中被随意牺牲。"
他走到栅栏前,声音忽然温和了几分:"李先生入秦不足两年,已身陷囹圄。试问,若无人保护,来日又将如何?"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李明衍头上。他想起了自己被诬陷入狱的经历,想起了秦王虽有意保护他,却依然无法阻止他被判终身监禁的无奈。
韩非的目光灼灼,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我韩国虽是小国,却上下同仇敌忾,珍惜人才胜过秦国百倍。若先生愿意随我回国,我愿保举你被韩王拜为上卿,与我同列朝堂。"
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更重要的是,我定当竭尽全力,护佑先生在这乱世中安全,不受那等明枪暗箭之害。"
李明衍看着眼前这位国士,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敬意。韩非子气度不凡,谈吐间展现出超凡的智慧与学识,既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