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未歇,晨露尚重,魏般便匆匆来到李明衍下榻之处。平日里谈笑风生的他,今日神情却异常凝重,眉宇间透着一丝不安。
"明衍兄,请随我来。"他声音压得极低,目光谨慎地扫视四周,"有要事相商。"
阿漓、邓起与韩谈闻言,迅速整装随行。
魏般带领众人穿过几条僻静小巷,穿行于晨雾中,宛如幽灵般无声无息。拐过数道弯后,来到城南一处不起眼的小院。院墙斑驳,门楣低矮,若非有意寻访,断难发现此处。院内却别有洞天,古树参天,树干盘错,显然已有数十年甚至百年历史。
"这是何处?"邓起小声问道。
"此乃信陵君的私人藏书处,"魏般解释道,"在官方记载中并不存在。"他边说边取出一把古铜钥匙,打开了一扇隐蔽的小门,"先君生前颇好读书,然朝中多有忌者,故尔另辟此处,收藏珍本秘籍。先君殁后,此地知者甚少,仅余几位门客轮流看护。"
穿过庭院深处的回廊,众人被引入一间密室。室内陈设简朴,唯有一排排檀木架上满是竹简和卷轴,尘封已久。气息古朴而幽远,宛如穿越时光。
魏般长叹一声,郑重地从架上取下几卷尘封已久的羊皮卷轴。
"昨夜张耳来寻我,言及你们在山中所见,昨夜我彻夜难眠,"魏般小心翼翼地拂去卷轴上的灰尘,"回想起先君生前曾偶然提及一批特殊档案,称之为'水脉谱',说是与治水有关的重要古籍,但从未允许交由我等阅读,一直秘而不宣。我忽然想到,若禹工遗迹与先君有关,或许这里能寻到蛛丝马迹。"
他说着,从架上取下几卷尘封已久的兽皮卷轴,轻轻擦去灰尘,小心翼翼地展开其中一卷。卷轴铺展在几案上,显露出精细的图纹和密密麻麻的注解,虽经岁月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辨。
"果然!"李明衍惊呼出声,探身细看,"这些图样,与禹工遗迹的风格如出一辙!水道设计,闸门结构,乃至符号体系,皆与泾水、韩地所见吻合!"
魏般沉重地点头:"看来信陵君不仅发现了禹工遗迹,还将其中内容详细记录带回。但奇怪的是,他从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甚至在设计工程时,也只字不提这些资料。"
李明衍细细研读卷轴内容,渐渐沉浸其中,连时间流逝都感觉不到。卷轴中不仅有对石室中器物的详尽描绘,还有大量关于水文的记录和推测。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不乏信陵君亲笔所写的批注,笔力遒劲,见解独到。
"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