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李明衍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翻了个身,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李冰的话——朝堂班底、军队支援、内廷耳目、府库金银、保命死士。
这五样,他哪一样都没有。
在百越,他确实有了基础,但那毕竟远在千里之外。要在秦国朝堂立足,需要的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资源体系。而现在,他几乎是从零开始。
"不,不是从零开始。"他坐起身,点亮油灯,"我还有仙家门。"
想到这里,他立即起身,铺开纸墨,开始给卢敖写信。
"敖兄亲启:别来无恙。明衍现已至蜀中,诸事顺遂,惟感时局将变,需早做准备..."
他的笔走龙蛇,将心中所想一一写下。
首先是人才储备。战争年代,孤儿遍地。这些失去家人的孩子,如果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将来都是可用之才。仙家门本就有收养孤儿的传统,现在要加大力度。
"...请兄广收战争遗孤,不问出身,但看资质。教之以文武,授之以技艺。此事虽费时日,却是根本..."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这些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是他的部下?还是仙家门的栋梁?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但至少,他们能有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接着是情报网络。巴蜀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北接关中,南通百越,东连楚地,西邻氐羌。如果能在这里建立起完善的情报系统,对掌握天下动向大有裨益。
"...巴蜀山川险阻,民风淳朴,正可为我仙家门根基之地。请兄择精干弟子,潜移默化,广结善缘..."
然后是最关键的一步——联络吕不韦的旧部。
李明衍放下笔,陷入沉思。吕不韦虽然已死,但他经营多年的势力不可能完全消失。特别是那些被贬到房陵的门客,都是当年的精英人才。如果能够将他们收归己用...
"...房陵之地,有吕相国门客数百人。此辈皆饱学之士,只因主辱而受牵连。兄可派人前往,言明衍有吕相国临终嘱托。若彼辈尚有报国之心,可引为助力..."
他特意用了"临终嘱托"这个说法。虽然吕不韦临死前确实见过他,也说过一些期许的话,但具体内容如何,外人无从得知。这就给了他很大的操作空间。
最后,是一个只有他和卢敖知道的秘密。
"...另有一事,至关重要。请在咸阳之弟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