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回京述职(第1页)

“魏大人,恐怕没这么严重吧?”隆大元皱着眉,语气带着几分顾虑,“眼下的三州之地,尚且缺粮严重,百姓们连饱饭都吃不上,短时间内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待到三州之地恢复秩序,百姓安居乐业,陛下自然会论功行赏,给武安君一个户部或兵部侍郎的官职,让他入朝为官即可——这样既全了君臣情分,也能稳妥掌控三州,何乐而不为?”

他看着魏师逊,又转向皇帝赵牧,继续道:“眼下的大乾,刚从北伐的战乱中缓过来没几天,军民都盼着安稳。若是急于对武安君动手,传出去,恐怕会让天下人觉得朝廷‘卸磨杀驴’,朝廷的威信怕是要再次扫地。之前叶战将军的事,已经让军中将领心有芥蒂,好些人都消极怠战,若非水师撑着,南边的防线早就出问题了。如今好不容易打开局面,对北元形成了一定的攻势,若是此时再拿下武安君,以后还有谁敢为朝廷拼命?”

“隆大人,用人之道,首在忠诚!”魏师逊寸步不让,语气带着几分严厉,眼神里满是不容置疑,“不忠之人,能力越强,危害越大!北元再强,也过不了长江天堑;可若是内部出了问题,江山社稷动荡,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武安君一个没有根脚的屠户之子,凭着几分运气和战功才有今日,本官之前对他格外开恩,想拉他一把,他倒好,不仅不愿依附,还私藏高产稻种,显然有了二心,这样的人,若是不早作提防,迟早会成为大患,还请陛下明察!”

他心里对武安君早已充满不满——若是皇帝觉得自己跟武安君“同流合污”,那自己的恩宠恐怕就要到头了,必须尽快撇清关系,还要让皇帝意识到武安君的“威胁”。

“好了,你们都别争了。”赵牧连连摆手,语气带着一丝疲惫,“三州之地眼下除了武安君,确实没人能镇住场面。他毕竟是北伐的功臣,又刚稳定了邓州的匪患,若是轻易动手,确实会寒了将士的心。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得从长计议。”

“陛下英明。”隆大元松了口气,连忙躬身行礼。

魏师逊却没放弃,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丝阴狠,眼神里闪过算计:“陛下,有些事咱们做不得,但是有些人却能做得。比如……让蔡正阳那边的人先试探一下武安君,或者找个‘述职’的由头,调他进京——他若是乖乖来京,说明还有敬畏之心,咱们可以慢慢削夺他的权力;若是他敢推脱,那就是有了反心,到时候咱们再动手,也名正言顺,天下人也说不出什么闲话。”

赵牧眼神微动,魏师逊的主意虽然阴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