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杀人立威(第1页)

次日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尽,武安君便带着苏符、张伯礼二人,前往建康城中的谢家与崔家。这两家在本地根基深厚,府中主事人听闻是淮北观察使亲访,早已身着正装在府门前等候,拱手迎客时礼数周全:“武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入内奉茶。”

厅堂内茶香袅袅,武安君不绕弯子,开门见山说明来意,直言三州之地缺粮严重,需要他们鼎力相助。有了谢必安跟崔思退的首肯,家中早已得到消息,自然表态全力配合,稳定地方粮价。

随后三人转道建康府衙,知府夏侯耀与通判谢必究早已接到消息,亲自在衙门口迎接。武安君的从四品官衔在人才济济的临安或许不算起眼,但在地方上已是手握军政实权的“大员”。

更何况他还掌控着刚收复的淮北三州,二人不敢有丝毫怠慢,引着他们入厅后,连忙表态:“武大人为三州百姓奔波,我等岂能不配合?采购粮食之事,府衙会出面协调所有事宜,保证苏、张二位幕僚行事顺畅,绝无阻碍。”

事情敲定,武安君便让张伯礼与苏符留在建康——各留一匹战马供他们出行,方便对接粮商与府衙;自己则带着李采榛快马加鞭北上,直奔唐州。三州刚定,人心未稳,还有太多事等着他拍板,半点耽搁不得。

一路疾驰间,武安君已在心中将三州官员布局梳理得清清楚楚:邓州刚经历战乱,最为混乱,必须派信得过的人坐镇——他决定调泌阳县令苏晋任邓州知州,苏晋务实能干,又是最早投靠他的官员,做事让人放心;等苗正雨送葬归来,便任邓州通判,二人一主一辅,正好能牢牢掌控邓州局势。

蔡州则由原遂平县令费珉任知州,费珉土生土长在蔡州,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再加上确山县令徐向远从旁协助,足以稳住局面。唐州作为根基,自然由他亲自坐镇,居中调度三州军政、粮草。

至于张伯礼与苏符,等他们完成建康的粮食采购,便委以蔡州、唐州通判之职——二人暂无官身,通判虽只是正八品(三州人口虽多却远离中枢,这个品级既不扎眼又合身),却有权插手刑狱诉讼、监督地方官员,既能让他们历练实务,又能帮自己盯着地方动静,避免暗生乱子。

行至半途,武安君又临时调整安排:抽调一批精干人手,让李采榛带领,先护送苏晋去邓州摸清当地人口、耕地情况;他则改道北上汝州,等谭良弼把冷碑等人送来——辛表程之死,冷碑临阵脱逃是直接诱因,这笔账必须算清楚,既告慰辛表程在天之灵,也给襄阳军旧部一个交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