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北线闹剧与南线悲歌(第1页)

1904年深秋的辽西,晨雾尚未散尽,肃杀的号角便撕破了短暂的宁静。

战争,终以它无可抗拒的冷酷姿态降临。

一方高举黄龙旗,为了皇命和国家除叛逆而战;另一方高举中华旗,为了心中理想和民族未来而战。

谁都有自己看似正确的理由,是非功过,此刻唯有交给冰冷的枪炮与流淌的鲜血去评判。

早上六点,南北两路清军,如同约定好一般,同时拔营开拔,十五公里的平坦路面三个多小时就走完了。

阜新南北两道防线前方约四公里的开阔地上,清军人马肃立,黑压压的阵列,以营为单位,铺满了地平线,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沈钧的七万大军亦严阵以待,依托预先构筑的野战工事,分兵抵御。还有三万则已经提前让他分出去进入两侧山区,绕行两侧清军背后了。

南线,直面袁宫保北洋新军与武卫左军精锐,部署了更多经验丰富的老兵以及核心火力。

沈钧本人坐镇南线核心指挥所,他的目光穿透高倍望远镜的镜片,跨越数千米的距离,死死锁定了清军南线中军位置。

就在这时!

镜头中,一处高地之上,一群将官簇拥着一位身材敦实、身着新式呢料军服、佩着指挥刀的身影。

那人同样举着望远镜,正向阜新防线望来,袁宫保!沈钧心脏猛地一跳,后世史书中翻云覆雨的枭雄,此刻就在眼前!

两人的目光,仿佛在冰冷的镜片和硝烟弥漫的空气中对撞了一瞬!

上午十时零五分,南线率先响起清脆的枪声!

一枚信号弹尖啸着升空炸开,北洋新军方向,一个营约五百人的步兵,排成相对疏散的散兵线,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沉稳地向前推进。

他们交替跃进、匍匐射击,动作虽显生涩,却已初具近代步兵战术雏形,显示出与旧式清军截然不同的训练素质。

这是试探性进攻,旨在摸清对手防线的虚实与火力配置。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来自阜新安保队士兵们冷静而致命的精准射击!

“砰!砰!砰!”

沉闷而连贯的莫辛纳甘步枪声在阜新战壕中响起。

安保队的士兵们,经历了数月近乎奢侈的弹药喂出来的高强度射击训练,此刻将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重要的是,一多半的射手配备了沈钧从现代带来的简易光学瞄准镜!在这个依靠肉眼和机械瞄具的年代,属于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