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二十万人的抚恤誓言(第1页)

战后第三日,正午的阳光晒的人暖洋洋的。阜新南面的旷野上,此刻人头攒动,鸦雀无声。

近八万名垂头丧气的清军俘虏被集中在中央区域,四周则是肃立如林、军容严整的十万安保队员,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灰色城墙。

更远处,是闻讯赶来、吃瓜凑热闹的阜新百姓。

临时架设的电线,将数十个大功率喇叭与高台连接,确保沈钧的声音能清晰地覆盖这片聚集了近二十万人的旷野。

高台之上,沈钧挺立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

他没有多余的开场白,声音沉稳而洪亮,通过喇叭传遍四方:“安保队的弟兄们!此次阜新保卫战,我军大获全胜!”

“然,胜利非凭空而来,是无数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

他停顿片刻,声音中带上沉痛:

“此役,我军共牺牲将士三百一十七人!”

这个数字被清晰地报出,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校场上空弥漫起沉重的哀思。

“其中,过半的英魂,陨落在黄山子隘口!是他们,死死堵住了北洋新军最后的生路!是他们,用无畏的牺牲,为我们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沈钧的声音陡然拔高:“我沈钧当初在安保队第一次参战时的承诺依然有效!所有牺牲将士,一百大洋抚恤金,父母每年十块大洋、直到终老!

每个孩子20岁前,每年五块大洋、以及免费上学和医疗!妻子只要不改嫁,每年五块大洋!以上烈士的直系亲属每年还能领到两百斤大米!”

士兵们虽然早知道这个抚恤,但见沈大帅当着二十万人的面再次公开承诺,还是激动得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沈钧再次抬手:“还有我承诺过的,每一个牺牲烈士的名字、籍贯、事迹,都会被永远记录下来。等将来我们推翻那些剥削者,打倒列强后,我会亲手为牺牲的烈士们建造一座国家祭坛!

烈士的英名和事迹,会被镌刻在祭坛上,受万世敬仰!只要华夏文明不灭,烈士的香火就永不断绝!”

这掷地有声的承诺,让安保队员们胸膛起伏,更添坚定与自豪,有的战士心中甚至生出为什么牺牲的不是我的念头。

有的战士更是在心里计算,要是自己生六七个娃后牺牲了,那岂不是自己一家人每年领取的大洋就有四五十块了。

俘虏群中,则是一片死寂的震撼与复杂的思绪翻腾。原来,对战死者的抚恤,竟然可以这么全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