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货币上的意识形态战场(第1页)

另一位货币专家揉着眉心打断争论:“行了!推翻满清也好,治理天下也罢,那都是日后的大棋,眼下最紧要的是把阜新的货币体系立起来!”

他转向沈钧,敲了敲桌面上几套熠熠生辉的样币:“沈钧,过来看看这几版样币设计,定下样式,阜新造币厂就能开模生产。”

沈钧接过专家递来的样币,几套货币设计精良,面值齐全。

主币为壹圆银元,辅币则包含五角、贰角、壹角,以及伍分、贰分、壹分,甚至细分到伍厘、贰厘、壹厘的小额币。

他仔细摩挲着硬币,很快发现异样,说道:“除了这一圆是白银,其他角分厘的材质……不像银和铜啊?老百姓认惯了光绪龙洋和大洋,非金银铜的货币能流通开吗?”

货币专家闻言,露出一种看不学无术学生的嫌弃表情:“银的耐磨性较差,长期流通易磨损,而且现在纯银一吨860万。这些辅币,则用的是不锈钢镀锌和镀铜,还有铝镁合金。”

他语速加快,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这些金属耐磨损,适合大面积流通,我国以前硬币就是用这些合金制作的。而且201不锈钢现在市场价才七八千一吨,铝两万一吨,这不比白银便宜多了!”

沈钧仍有疑虑,皱眉道:“理是这个理,可1904年还是实物货币的天下,老百姓只认金银铜,以及跟黄金挂钩的纸币。突然拿这种便宜的钢和铝当钱,他们能不犯嘀咕?到时候攥着铜钱不撒手,新币推不动怎么办?”

“唉哟我的沈司令!”货币专家一副“孺子不可教”的表情猛拍额头,迅速在电脑上调出一张图表。

将屏幕硬生生转向沈钧:“睁开眼看看历史!你以为的便宜货,在1904年比白银还金贵!”

专家指尖重重划过屏幕上的价格曲线:“看见没?1900年铝价每吨1.4万美元!同年白银每吨2万美元,铜每吨1200美元。

到一战开打,铝价能冲到2万美元!铝成为平民金属,那是二战以后电解铝技术扩散,以及发电量上去了的事!你这1904年,铝还是奢侈品!”

接着专家又调出一张价格曲线表道:“至于不锈钢?1914年才被英国人偶然搞出来雏形。一战时英国勉强用它造点枪械零件,产量低得可怜,成本高得吓人!

真正大规模生产得到1950年,全球产量才突破100万吨,而同年精铜产量是315万吨!你在阜新拿堪比战略物资的不锈钢盆往外卖,行为很蠢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