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奢侈品换俘虏(第1页)

公司上下早习惯了沈老板这抽风式的采购,几个月来,订单五花八门,从药品食品到农业机械,再到淘汰的生产线,就没有老板不买的。

神奇的是,只见大把银子花出去采购,却从不见那些堆积如山的货品卖给哪家客户了!

税务局然也从不上门查账,员工们私下议论纷纷,最终只能归结为一句话:老板上面有人!

短短一小时,公司团队就筛出了二十七家相关供应商。

经过一番横向比较,为每类商品敲定了三家综合条件最优的厂家。

至于最终选定哪家长期合作,还得看后续的实际货品质量和议价空间。

第二天,沈钧空间里装上大量‘奢侈品’,再次发动穿越,身影消失在时空涟漪中,目的地1905年的铁岭。

时间紧迫,沈钧立刻唤来几名精心挑选、俄语流利且机灵可靠的心腹。

这些人大多是早年闯关东与沙俄人打过交道的行商,深谙与这些沙俄贵族打交道的门道。

“把这些带上,”沈钧指着分装好的几个华丽箱子,里面分门别类地装着闪闪发光的珍珠项链、切割完美的人造钻石。

晶莹剔透的合成鱼子酱罐头、成套雕琢精美的白银餐具、一排排“中国青药”以及几小盒包装的“龙精”。

“你们的任务,是去见沙俄各部队的师长、旅长。告诉他们,人民军需要苦力挖矿,愿意用这些稀世珍宝,”沈钧刻意加重了“稀世”二字。

“交换他们手中的东洋俘虏,只要手脚健全,活的就行。”

为了让贪婪之火熊熊燃烧,沈钧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码:“一个手脚健全的东洋俘虏,换三瓶救命的青药,或者其他价值相当的珍宝。

记住,要让他们明白,机会难得,人民军要的俘虏数量是有限的,谁先送来就先跟谁换,换完为止。”

几名心腹领命,带着沉甸甸的“敲门砖”和样品,分头前往戒备森严却弥漫着颓废气息的沙俄军官驻地。

奉天东线,第二满洲军第四师,师部设在被强占的乡绅宅院里。

当卫兵通报“中国人民革命军特使”求见时,正在擦拭军刀的副官弗拉基米尔中校猛地啐了一口:“那群收钱叛变的黄皮狗还敢露面?”

来者却无视刀锋般的敌意,径自打开天鹅绒衬盒。

十几颗十毫米左右的正圆形珍珠在阳光下泛出珠光,副官的咒骂戛然而止。

他从未见过如此完美、如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