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厅内死寂,寺内正毅胸膛剧烈起伏,却说不出反驳之词。
巨大的财政窟窿和沈钧展现出的压倒性火力,像两座大山压在所有人心头。
桂太郎首相面如死灰,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终结。
明治天皇缓缓闭上了眼睛,御座上的身躯显得异常疲惫。御案下,他紧握御刀的手微微颤抖。
许久,他睁开眼,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朕,知道了。”
“高丽,乃帝国之手足,不容有失。着陆军省、高丽总督府,即刻制定固守高丽方略。”
“外交方面,就依伊藤、小村之意,暂且隐忍周旋。”
“人民军的武器,不惜一切代价仿造,哪怕性能不如对方,也要有可用的相似武器。”
“至于财政…”天皇的声音带着沉重的无奈,“开源节流,苦一苦国民吧。告诉国民此乃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忍。”
“今日之事,列为最高机密,退下吧。”
御前会议在一片沉重压抑的死寂中结束,桂太郎知道,他的辞职奏章,已无需再拖。
走出皇宫,东京的天空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这个岛国从未有过的漫长寒冬就要到来。
沈钧的名字和他在白玉山麓铸就的血色京观,如同一道深可见骨的伤疤,永远刻在了这个刚刚崛起便遭迎头痛击的帝国灵魂之上。
就在沈钧处理完旅顺事情,安排好相应防务,留下两万部队驻守旅顺、大连、金州等地。
准备带其余四万部队赶往安东,与先到那里的三轮车部队汇合,进攻高丽半岛时。
旅顺来了一位客人,旅顺原沙俄远东总督府的会客厅内,海风裹挟着淡淡的硝烟与消毒水气味从敞开的窗户涌入。
沈钧坐在主位,目光落在匆匆赶来的冯·施密特少校身上。
一年未见,这位普鲁士军官下巴依旧抬着,但那份骨子里的傲慢已被一种审慎的恭敬所覆盖。
“沈大帅!”施密特以无可挑剔的军姿顿首行礼,中文依旧生硬,却流畅了许多。
“请允许我代表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陛下,向您致以最诚挚与最热烈的祝贺!”
“您于奉天、辽河、旅顺的辉煌胜利,不仅彻底改写了东北亚的格局,其磅礴气势与雷霆手段,更令柏林为之惊叹!”
“皇帝陛下对昔日阜新会谈未能深入,深感遗憾。”
沈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