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拔弩张的气氛几乎凝固,沈钧却忽然收敛了锋芒,语气缓和下来,仿佛刚才的雷霆只是幻觉:
“当然,战争,非我所愿,亦非诸国所愿。我并非不讲道理之人。”
他走回主位,重新举起酒杯:“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
我提议,后续由我华秦帝国外交部,与诸国公使馆进行具体磋商。我们可以谈,慢慢谈。”
“慢慢谈”,这三个字如同魔咒,让焦灼的公使们心中稍定,却也疑窦丛生。
谈判?沈钧会真心谈判吗?他那看似让步的姿态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沈钧之所以今天摆出一副要翻脸的态度,就是为以后S1赛季强行收回租借、治外法权、海关、殖民地、被侵占领土、不平等通商条约等,提前做铺垫。
当然他也有借此机会,在S1赛季前,最后捞一笔的打算。
政务总长黄赞文步履匆匆穿过新政务总署冰冷的大理石走廊,手中紧攥着财政部刚呈上的外债清单。
推开厚重的橡木门,沈钧正背对着他,站在巨幅世界地图前,指尖沿着欧洲错综复杂的国界线缓缓移动,最终停在奥匈帝国那庞大而臃肿的版图上。
“陛下,您召见?”黄赞文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忧虑。
沈钧转过身,脸上没有丝毫开国大典后的轻松:“老黄,两件事,即刻去办。”
“第一,外交部、商务部联动,目标奥匈帝国。”
“告诉奥匈公使,他们在天津租界的‘法律地位’存在‘争议’,但帝国可以给他们一个‘友好’的解决方案。”
“华秦帝国愿意‘20年内搁置争议’,前提是奥匈帝国向我方提供一笔‘十年期低息’的专项贷款!数额,越大越好!”
黄赞文一愣,疑惑道:“陛下,我们已经欠了法兰西、普鲁士巨额贷款,再借奥匈的?这利息叠加起来,将来国库如何……”
沈钧抬手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利息?不用考虑利息!告诉他们,贷款全部指定用于购买奥匈国内生产的机械设备、钢材、化工原料!”
“尤其是铁轨、机车头、大型机床、炼钢设备,造船设备,还有他们斯柯达兵工厂的火炮和步枪生产线!”
“商务部派人盯死,必须确保两年内,所有货品全部运抵我国港口!记住,优先铁路建设和武器生产线!”
沈钧的目光转向地图上那个不起眼的角落濠镜澳:“第二,外交部单独约谈葡国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