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元帅陈海疆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情报头子戴忠信已经等候在门口了。
“忠信,进来。”沈钧的声音不高,却穿透了大门。
情报总局局长戴忠信微微躬身:“陛下。”
沈钧询问道:“东洋那边,几处火苗,烧得怎么样了?”他踱步到地图前,手指精准地落在几个关键节点上。
戴忠信立刻会意,声音平稳而清晰地汇报:
“回禀陛下,湾岛‘高风’、‘林火’等反抗组织已呈燎原之势。我们持续渗透教官、输送轻武器及战术手册。”
“目前,各反抗组织总成员已逾三万,骨干皆受过系统游击战训练,潜伏于各城市、矿场、蔗田,组织严密。”
“他们随时可以发动多点开花式袭击,瘫痪交通,袭扰据点,令倭寇寝食难安。”
他话锋一转:“不过,倭寇亦非蠢物。其驻岛总督府已嗅到危机,今年初又从本土紧急增调了三万人!”
“如今岛上东洋正规军已达五万之众,并强化了保甲连坐、宵禁和封锁,意在压制反抗组织的蔓延。双方如同火药桶,一点火星即可引爆。”
“琉球‘归心社’在我方的暗中支持下,已秘密动员一万两千余人,多由渔民、盐工和前琉球王族旧部子弟组成。”
“他们熟悉地形,仇恨深植,正等待时机。东洋对此亦加强了戒备,那霸港驻扎兵力翻倍,并严控船只出入。”
戴忠信随即指着高丽,声音也低沉了些许:“至于高丽,陛下,此处已成血肉磨盘!”
“高丽王及其麾下将领,彻底杀红了眼!根据前线发回密报,过去三年,高丽军与倭寇在鸭江至清川江一线,血战超过七场大规模的攻防战役!”
“高丽王军虽伤亡惨重,北高丽十室九空,但也凭借地利,硬生生将战线稳定在汉城一带,实际控制了高丽北部!”
“为支撑战争,高丽王已将全国大部分土地抵押给我方。其军队规模也因此膨胀至25个师,约32万人!”
“但代价是,还未抵押的土地,仅剩下南部海港周边!”
戴忠信深吸一口气,描绘高丽的惨状:“相比北高丽的十室九空,南高丽也是水深火热!”
“倭寇实行残酷的‘抽丁’政策,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子,十之八九被强征入所谓‘皇协军’,充当对高丽王作战的炮灰和后方治安的打手!”
“如今倭寇麾下已有高达25万人的高丽伪军!未被征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