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道阻且长(第1页)

魏部长走回桌边,从警卫手里拿来一颗步枪子弹,轻轻放在沈钧面前的平板旁,发出清脆的一声“咔哒”。

“还记得我刚才说的嘛,这六十二万亿也只是奠定了我们工业化的基石!”

“后续三十年,是全国农民和工人,把劳动的大部分价值留在了国家手里,国家持续的工业投入,才让我们的工业基础夯实。”

“然后,又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血汗!无数工人,无数农民工,在流水线上没日没夜,‘血汗工厂’换来微薄利润,再咬牙投入设备升级和技术研发。”

“如此循环往复,数十年如一日,才铸就了今天这个你看到的世界第一工业国!”

魏部长拿起那枚子弹,放在沈钧掌心,冰冷的金属触感带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沈钧,”魏武国的目光如同火炬,“看清楚,这不仅仅是一颗子弹,这是新中国血泪、牺牲、忍耐和智慧的凝结!是几代人用脊梁扛起来的通天塔!”

“工业化,从来不是买几套设备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上千万、有知识有纪律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这需要至少二三十年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来!”

“还需要几十年如一日、需要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持续投入,一代接一代人的坚定不移!”

“新中国这条路,跌跌撞撞走了七十年!牺牲了整整四代人的幸福!才有了今天你看到的‘理所当然’!”

魏武国重重地拍了拍沈钧的肩膀,那枚子弹硌在掌心,如同一个冰冷而沉重的警钟:“今天说这么多,是希望你有个心理准备!”

“年轻人!你想在1905年那片积贫积弱的土地上,推动华夏完成工业化?”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悲悯的洞察:

“道阻且长…你,准备好了吗?”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平板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显得无比苍白,唯有掌心的那颗子弹,散发着金属冷硬的质感,无声诉说着通往工业王座的荆棘之路是何等地漫长与残酷。

残酷到这条路,过了一百多年,仍然阻挡着绝大部分国家和民族无法完成工业化。

带着耗资三百多亿换来的工业化设备,沈钧再次回到了1905年的东北。

魏武国放在他掌心的那颗冰冷子弹,时刻提醒着他急躁不得。沈钧收敛了那份“几年超英赶美”的浮躁,多了几分稳重与耐心。

面对堆积如山的政务公文,沈钧果断动用了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