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赞文指着楼下站岗的士兵:“咱们这支队伍,从阜新安保队变成人民军,满打满算才一年光景!”
“您手底下这些人,当初大多是扛大包、庄稼汉,识字读书的文人就没几个!”
“结果呢?好家伙!您这一口气打下了快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多少座城?多少个县?多少个屯子?”
黄赞文的情绪有些激动:“大帅,您让我上哪儿去找那么多能写会算、懂得治理一方的合格官吏?”
“难道让我把才上了一年学,字都认不全的娃娃们放出去当县长、当镇长、治理百姓吗?”
他重重叹息一声,透着无力感:“实在没法子,我只能厚着脸皮找李总参,求他开恩,从军队里给我匀些人。”
“好歹是上过战场、经过考验、在部队里学了些文化、有点理想抱负的老兵,能顶一阵是一阵。”
沈钧神情凝重,立刻伸手:“名单给我看看。”
黄赞文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文书,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沈钧接过来,只扫了几眼,心猛地一沉。
各级官吏缺额总计:21750人!
这还仅仅是狭义上的“官”,负责行政管理的公务员!至于教师、医生、护士等支撑社会运转的事业单位,那缺额更是天文数字!
冷汗瞬间浸湿了沈钧的后背,权力如同流水,绝不会凭空消失。
当代表新政权的力量无法有效延伸、管理地方时。那些盘踞地方的地主豪强、土匪胡子、以及黑恶势力,就会疯狂生长,迅速填补权力真空。
他们掌控基层后,只会对百姓敲骨吸髓,哪里还会管什么新政、什么发展?
长此以往,他沈钧打下的江山,根基会被这些蛀虫侵蚀殆尽!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抓住了沈钧,他猛地抬起头,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建国!立刻从全军各部队,抽调一万名思想过硬、政治觉悟高、在战场上表现勇敢、同时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战士!”
沈钧带着庄重的承诺:“告诉他们,光复东北的勋章、奖励、荣誉,我沈钧记在心里,先欠着,回头补!”
“现在,东北四百多万人民,需要他们换一身‘行头’,换一个战场。到地方上去,到田间地头去,到人民中间去!继续为人民服务!这是新的使命,也是新的战斗!”
李建国胸膛一挺,肃然敬礼:“是!大帅!保证完成任务!”他转身大步流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