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忙着,时间一眨眼就到了七月中旬。
看着逐渐高起的办公楼,厂房,以及忙碌不停装修的店铺,叶澜歌整日都处于兴奋之中。
当然,也是忙碌的。
哈市的私营服装厂目前只有她一家,百货商店和供销社的衣服虽然便宜,但款式和质量都不及叶澜歌心悦服装店的,所以,开业活动之后,销售额有所下降,但叶每天维持在三千以上。
这个销售额,百货商店和哈市最大的供销社服装远不能比。
陈丽丽这个店长经过叶澜歌半个月的培训,越干越好,叶澜歌就逐渐放手了。
随着服装小作坊第一批订单快速售出,叶澜歌又接了几个本地不大不小的订单。
但大的服装厂马上就要建成了,这点订单如苍蝇腿,不能支持大的服装厂运转。
叶澜歌知晓叶学军的心思后,直接给叶氏家具厂雇佣了个会计,把叶学军从家具厂拉了出来,再加上叶为民,三个人开始跑附近大城市的百货商店和供销社。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乎时尚的款式,好的,质量,他们只求价格低。
毕竟,现在大部分人的收入并不高。
根据这种客户需求,叶澜歌从哈市两个纺织厂购买了一些质量相对不错的细棉布,开始做价格跟供销社差不多,但质量和款式比百货商店和供销社都好的衣服。
这些衣服,一些被供销社和百货商店抢走了,还有一些,叶澜歌带着叶学军和叶为民开始往返各县城以及大队的供销社。
如她所想,价格低廉、质量不错、款式还都时新的这些衣服,瞬间受到村民和各县城、公社人的青睐,尤其是低收入的工人同胞们和农民同胞们。
有点供不应求的架势,只能继续招人。
小小的服装加工厂,放不下了,好在现在是夏天,十台缝纫机摆放在院中,每天天刚亮,就开始不停地噔噔噔的响了起来。
最后,叶澜歌想到了学校和各工厂的工人。
但校服,她不准备赚钱,而是要做一些公益活动,彻底打响她叶氏服装厂的名号,所以,她最后只设计了十多套颜色和款式各不一样的工装套装,以及一些套袖。
买衣服,送套袖。
根据各厂子的工种以及干活的轻重不同,她让羊城的刘颖专门跑了几趟纺织厂,购买了几匹适合的布料,通过货运公司的大卡车捎了回来。
哈市服装厂的布料只有那几种,颜色不够齐全,质量也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