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西征统帅(第1页)

王忠嗣此番进京的目的不言而喻,他是为军权而来,意在统兵出征。对此,李乾只是淡然一笑,未作表态。

王忠嗣虽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却缺乏政治眼光,未能洞察李隆基早已选定李乾为西征统帅的深意。

正如李泌所言,皇帝不愿将大唐安危系于王忠嗣一人之身,而是要着力培养李乾,为王朝再立一根擎天玉柱。

果然不出李乾所料,王忠嗣一到长安便求见圣驾,姿态谦卑地向李隆基请罪,承认当初在石堡城一战中怯战之过,继而请命统兵征讨大食。

而李隆基只是温言勉励,再无他话。

王忠嗣仍不死心,在长安四处活动,求见太子李亨,一再表示愿为太子保驾护航。

若在往日,太子必定满口应承,竭力为其争取兵权。但此次经李泌点醒后,太子只是好言抚慰,便再无下文。

在此期间,李乾与李泌、杜甫、高适、岑参、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诗酒唱和,相谈甚欢。

诗圣的才情令人惊叹,远超史书记载。李乾虽久闻杜甫盛名,亲身领略后方知其诗才更胜传闻。

李泌文武全才,不仅谋略过人,更具非凡政才,其见解令李乾赞叹不已。

同样,李泌对李乾也是推崇备至,二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恨相见之晚,甚至同食同寝,形影不离。

这般惬意时光在含元殿大朝之日戛然而止。李乾带着郭子仪、李光弼上朝时,只见群臣齐集,人山人海。

谁都明白此次大朝的意义,西征统帅的人选即将揭晓。安西都护府告急,而李乾所部休整已毕,出兵在即。

李隆基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大袖飘飘快步而来。整个人神采奕奕,步履轻快如御风而行。

出兵大食、击破强敌乃是唐朝百年夙愿,如今大举出征在即,皇帝怎能不喜形于色?

群臣行礼毕,李隆基挥手道:“免礼。”

“李林甫。”李隆基并未急于宣布统帅人选,而是先点了宰相的名。

“臣在!”李林甫喜出望外,声调不觉提高。

在他看来,在这宣布统帅的重要时刻,皇帝首先想到他,这是莫大的重视,自己又有立功良机了。

然而出乎李林甫意料的是,李隆基面色一沉,厉声道:“开元年间,朝中良臣济济,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王毛仲、杨思勖......他们为相时,举贤荐能,你为相十余载,可曾举荐过什么贤才?”

“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