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调研组下乡,赵全军完美应对(万字更新!)(第1页)

“孟书记,这就是那个养鹿厂啊,外面传得那么玄乎,今天一看,比不上隔壁市的国营鹿厂。”

市里调研组带队的组长是常务副市长刘海洋。

调研组的组员什么部门的都有。

陪同调研组的领导只有两个。

一个是过年都没回家的孟育良,还有就是那个赵全军猜测空降到兴安县的二把手陈思路。

这两个兴安县领导,都没有机会和赵全军通风报信,就被调研组裹胁着到马蹄屯来了。

“刘市长,您要知道这养鹿厂是赵全军注资修建的,里面的梅花鹿都是我们兴安猎人抓来的,本质上没有花多少钱,肯定也比不上国营鹿厂的规模了,但一个村屯,三十几户人,想要靠这个养鹿厂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孟育良已经把牛皮吹出去了,至于养鹿厂能不能养活马蹄屯这些乡亲,这还有待商榷。

“一路走过来,马蹄屯的社员都还在从事生产劳动,那就说明他们没有把重心放在这个养鹿厂上。”

“虽然还没见到那个赵全军,但我已经对他产生好奇了。”

这话是陈思路说的。

他看上去最多三十岁,戴着棕色边框的眼镜,脸上玩味的表情似乎显得他很厉害。

调研组的人对陈思路也都比较客气。

刘海洋更是开启夸赞模式,一个劲儿说陈思路的好话。

“小陈是经济学家,看的就是比我们深比我们远啊,赵全军和马蹄屯生产队队长在办养鹿厂的同时依然以生产为第一要紧的事情,这就说明他们没有忘本。”

让乡亲们回去继续务农,是赵全军的一点小心机。

主要也是因为养鹿厂用不了那么多人,完成基础建设后,养梅花鹿可能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够了。

绝大部分乡亲都回去务农,可以保证今年的收成不会比去年低。

然后养鹿厂形成的收益就成了额外收益。

赵全军这么搞,就是想让调研组给他评价一句话。

脚踏实地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农民的本分可不就是种地么。

孟育良是知道在过年前,马蹄屯所有乡亲几乎都投身到养鹿厂的建设中。

现在赵全军把人都撤走了,让他很意外。

不过现在来看,效果是好的。

............

这些领导进入养鹿厂后,就能看到养鹿厂的全貌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