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四点。
在兴安岭这块儿,天已经要黑了。
出去打渔的乡亲们陆陆续续都往家里走。
马荒子在队部门口敲响了云板。
“噹!噹!噹!”
清脆的金属音还是那么悦耳,不过马荒子却觉得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着实有些落伍。
“年前怎么也要向公社申请个大喇叭,屯子里都有电用了,配个喇叭才得劲。”
以前马蹄屯没有电,所以用不上大喇叭,现在有电了,再向上级申请个喇叭,合情合理。
乡亲们听到云板的响声,每家每户都派出了个代表到队部来。
马荒子等人都到齐了。
就领着大家伙一起去养鹿厂。
赵铁牛也来了,不管怎么说,赵家也是马蹄屯的一员。
而且赵全军也没说不让赵铁牛过来参加会议。
马蹄屯三十八户人家的三十一个代表,加上生产队的三个干部,还有马大壮、马二壮、马二满、马木匠这四个养鹿厂的原始股东,都过来开会了。
因为马荒子和马二满他们都分别是各自家里的代表。
今天梁子也没有过来。
所以加上赵全军一共有三十九个人到场。
大家齐聚在新盖起来的养鹿厂食堂里,坐在圆桌旁,吃着桌面上的瓜子,等着马荒子发话。
像今天这种还有瓜子吃的生产队会议,几年都遇不到一次。
乡亲们不仅嘴巴不闲着,两只手还在把铁盘子里的瓜子花生装进自己的口袋中。
马荒子看桌上的瓜子花生都要没了,才对着赵全军咳嗽道。
“三弟,人都到齐了,你说话吧。”
赵全军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走了出来。
“李会计,你是文化人,把契约上的内容给大家伙念一遍吧。”
赵全军把契约递给生产队会计李大黄,在参加会议的这些人里,也就李大黄的文化水平高点了。
李大黄点了点头,他是队部除了马荒子外,唯一一个知道养鹿厂底细的人。
“这是赵全军写下的有关养鹿厂的契约。”
“契约内容是,兴安县马蹄屯村民赵全军出资在马蹄屯修建养鹿厂,替马蹄屯村民代持股份百分之六十八,自己占股百分之十二,生产队占股百分之五,村民马二满、马大壮、马二壮、马四满、梁武分别占股百分之三。”
“养鹿厂产生经济效益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