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日头依然毒辣,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起伏,空气里弥漫着稻谷特有的干燥香气。秦思齐牵着母亲的手走在田埂上,小小的身子几乎被两旁沉甸甸的稻穗淹没。
大伯秦大安家的院子就在眼前。王氏正坐在院门口剥豆荚,看见他们母子,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迎上来:“弟妹来了!快进屋坐!”
刘氏将手里提着的竹篮递过去:“嫂子,一点腌菜,自家做的,别嫌弃。”
王氏笑着接过,掀开盖布看了看,说道:“哎哟,客气啥!腌得真好,闻着就香!”
王氏弯腰摸摸秦思齐的脑袋,“思齐又长高了!听思文说在学堂可出息了!”
秦思齐乖巧地点头:“伯娘好。”
秦大安扛着两把磨得锃亮的镰刀从里屋出来:“弟妹来了?思齐也来啦!”
他目光落在秦思齐身上,哈哈一笑,“怎么,小秀才公也想下田?”
刘氏有些局促:“大哥,秋收忙,我们来搭把手……”
秦大安连连摆手,指了指秦思齐,说道:“使不得使不得!你看他还没稻子高呢!磕着碰着可咋整?”
秦大安放下镰刀,蹲下身平视侄儿,“真想帮忙?”
秦思齐用力点头,小脸写满认真:“想!”
秦大安粗糙的大手揉了揉他的脑袋:“那成!待会儿跟着大伯,给你派个轻松活计!”
又转头对刘氏道,“弟妹你就在家,帮忙做饭,够忙活的。就别下地了!”
正说着,秦思文和秦思武两兄弟揉着眼睛从屋里出来。思文九岁,思武七岁,都遗传了父亲的外貌,但脸上还带着稚气。”
秦思武苦着脸说着:“爹,真要下田啊?日头太毒了”
秦大安瞪了他一眼,说道“少废话!思文思武,带好你们弟弟!”
抄起镰刀,走去田里的路上,秦思齐迈着小短腿努力跟上大人的步伐。金黄的稻田无边无际,风吹过,稻穗相互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他仰头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忍不住问:“大伯,一亩田能收多少稻子呀?”
秦大安抹了把汗,指着眼前的田:“瞧见没?咱这地界,一年就这一季稻。好年景,一亩地能打三百来斤谷子。”秦思齐心里飞快地计算起来。他家有五亩水田,那就是一千五百斤谷子左右(按大伯说的“三百来斤”取中位数)。
稻谷去壳成米,出米率大约七八成,就算一千二百斤米(文中数据有细微调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