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秦记酒楼(第1页)

武昌府的码头秦思齐站在船头,眼睛瞪得溜圆。数不清的船只停泊在江面上,桅杆如林,帆影如云。挑夫们喊着号子,在跳板上来回穿梭;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几个衣着光鲜的公子哥摇着折扇,在仆役的簇拥下登上一艘豪华画舫。丝毫不被大旱影响,农民着许多倒在了天灾中!

"小心台阶。"秦大安护着秦思齐走下摇摇晃晃的跳板。秦茂山和刘氏最后,蜡黄的脸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踏在青石板路,秦思齐长舒一口气,顺流而下的半日船程让母亲和大伯吃尽了苦头,现在总算能踏在地上。他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码头上堆满各色货物,穿绫罗绸缎的商贾与衣衫褴褛的挑夫摩肩接踵,空气中混杂着鱼腥、汗臭和不知名香料的复杂气味。

"我哥的酒楼就在这一带。"秦茂山擦了擦额头的汗,眯起眼睛在人群中搜寻,"叫'秦记酒楼',两层高,门口挂着红灯笼。"秦思齐紧紧跟在大人身后,生怕在这陌生的人流中走散。他们穿过熙攘的码头,拐进一条稍窄的街道。这里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幌子在风中摇晃,伙计们站在门口卖力吆喝。

"到了!"秦茂山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座两层高的酒楼矗立在街角,朱漆大门敞开着,门楣上悬挂着"秦记酒楼"几个鎏金大字的匾额。檐下挂着一排红灯笼,酒楼里人声鼎沸,跑堂的小二端着托盘在桌间穿梭,酒香和菜香从里面飘出来,勾得人食欲大动。

"这是茂才大哥的酒楼?"秦大安瞪大了眼睛,"比咱县的酒楼气派多了!"

秦茂山脸上露出一丝自豪:"大哥离家早,在武昌府打拼了二十多年,总算有了这份产业。"他们刚走到门口,一个肩搭白巾的小二就迎了上来:"几位客官里面请!是用饭还是住店?"

"我们找秦掌柜。"秦茂山道。小二上下打量他们,目光在几人粗布衣裳上停留了片刻:"掌柜的正忙着,几位有什么事?""我是他弟弟,白湖村的秦茂山。"

小二愣了一下,突然瞪大眼睛:"村长?"他凑近仔细看了看秦茂的山脸,猛地一拍大腿,"真是您!我是永财啊!秦永财!秦三叔家的小子!"

秦茂山这才认出来:"永财!你长变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