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书院,回到小院,秦茂山把包好的剩余十余量银子,交给母亲刘氏,作为他们母子二人在府城的生活费用。那是年前,秦茂山特意去县城换的,便于携带。
秦大安在只有他和秦思齐时,摸索出一个用旧手帕包着的小包,里面是几块散碎银子,加起来约莫二三两。“思齐,这点钱,你拿着,城里花销大,读书累,买点补品吃…”
秦思齐心中感动,却坚决地将那包银子推了回去,语气诚恳:“大伯!这些钱足够支撑了。堂兄已经快十六了,要取亲,这钱我不能拿。”
秦大安看着秦思齐,终是叹了口气,将银子攥回手里,眼中满是复杂的感慨与期许。
翌日清晨,江风凛冽。武昌府码头,帆樯林立。
秦思齐和秦茂才陪着秦茂山、秦大安来到码头。简单的行李已搬上雇好的小船。
秦思齐深深作揖:“茂山叔,大伯,路上千万小心。”
秦茂山用力拍了拍秦思齐的肩膀。“思齐,安心读书!族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秦大安不善言辞,只反复叮嘱着,“照顾好你娘!也照顾好自己。”
秦茂才也拱手道:“二位!思齐母子在府城,一切有我!”
船夫催促开船的号子响起。向着上游、向着家乡的方向驶去。秦思齐与秦茂才并肩站在冰冷的码头上,目送着客船变成江心一点模糊的影子,最终消失在浩渺的烟波之中。江风卷起他们的衣袂,猎猎作响。
隔日,秦思齐换上了一身干净青衫,提着两盒点心,前往赵府拜年,拜访好友赵明远。
赵府门庭气派依旧。门房通报后,秦思齐被直接引到了赵明远的书房。书房点着火炉,屋内温暖如春。
赵明远满脸笑容,跑着迎上来:“思齐!你总算回来了!快坐!长贵,上茶!”
寒暄几句,问了秦母安好,赵明远话锋一转,眼神热切地看着秦思齐:“思齐兄,此次回府,学业之事,可有长远计议?”他挥手屏退了奉茶的小厮,书房内只剩下二人。
秦思齐放下茶盏,正色道:“明远我正要与你商议。我已交了束脩,秀才丙班,正月十八开课。”
他顿了顿,坦诚道:“明远,考举人还很远,现在的我们根基尚浅,府城俊彦云集,若急于求成,反误前程。故而思虑再三,欲效仿古人‘十年磨一剑’之训,拟以六年为期,潜心向学,厚积薄发,暂不参与会试。待学有所成,再图一搏。不知明远你是如何所想?”
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