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预示(第1页)

秦思齐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固有的轨道。每日天蒙蒙亮,他便起身,借着熹微的晨光,在自家小院的磨盘上摊开从村长家那里借来的书卷。

他读得极认真,被他一点点咀嚼、吸收。更多的时候,是用老师送给他的笔墨,一遍遍临摹着字帖上的笔画,横竖撇捺,一丝不苟,对知识的渴望,生生不息。也是对跳出阶级的抗争~

日子一天天滑过,季节的脚步迈入了本该雨水丰沛的仲夏。然而,头顶这片天,却显露出令人不安的异样。天空是烈阳高照,无半点要下雨的迹象。

阳光变成一种白炽的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空气干燥,仿佛要带走最后一点水分。风是热的,卷着尘土,让烦躁的,很多人都开始挑水给农作物浇水。

秦思齐坐在磨盘边,想着已经多久没下雨了?他努力回想着。上一次像样的雨水,似乎还是半个多月前,一场淅淅沥沥、只湿了地皮的毛毛雨。从那以后,这天,就仿佛被焊死了,再没开过闸门。大部分都觉得正常。但是他感觉到了不对!

他想起在老师书房的杂书里看到过关于节气的描述,也听过村里老人念叨农谚。“夏至三庚便入伏”,眼下早已入伏,本该是“天漏”的季节,雷雨应时而至,滋润万物。

他心头隐隐浮起一丝不安,像一粒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漾开不祥的涟漪。这不安并非空穴来风。他放下树枝,起身走出自家小院,沿着熟悉的土路向村后走去。目的地,是离村子不算太远的一条小山溪。那是村里许多人家日常浣洗、饮牲口的重要水源。

越靠近后山,路边的野草,前些日子还绿油油地挺立着,如今却大片大片地蔫头耷脑,叶片卷曲枯黄,田里的庄稼郁郁葱葱、还没有完全收到影响,终于来到了溪边。眼前的景象让秦思齐的心慌乱了起来!

溪水断断续续,没有往日的充裕,溪流两岸湿润的泥滩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杂草生长了起来。这是溪流即将彻底干涸的征兆!这不是寻常的少雨!这是大旱的前兆!

他站起身,拔腿就往大伯秦大安家狂奔。秦大安正在自家院子里愁眉苦脸地收拾农具。他刚去自家地里转了一圈回来,看见地里杂草长。回到家他正蹲在地上,拿着一块磨刀石,有一下没一下地蹭着锄头刃,准备去除草。

“大伯!后山那条溪流水位一直在降,恐怕过不了多久就快断流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去看看,做一下准备?以防万一。”

秦大安抬起头,看到侄子惊慌的神色,眉头拧成了疙瘩:“啥?断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