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转眼间,半个月的时间便飞走了。
十月二十四日。
李承乾正与寇准、魏徵、岑文本、高俅等人在甘露殿议事,议的是灭佛一事。
只是,他这个提议一提出,引来的却是强烈的反对。
尤其是魏徵反对最为强烈。
但魏徵并不反对灭佛一事,而是反对灭佛操之过急会引发民间叛乱一事而失去了天下人心。
说到底,还是在为他考虑。
出于公心,魏徵为他列举了目前大唐灭佛一事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还有连续的大战,如今的大唐最需要的是在拿下江南道和剑南道后好好休养生息,然后恢复人口。
李承乾听了魏徵的一番分析后,他记住了两个数字。
第一个数字是,在贞观二年元月,大唐总人数是一千万人。
而在贞观二年十月,大唐总人数大约只有九百万人,甚至更少。
这期间因为几番大战,被波及的百姓多不胜数。
若是再除去老弱妇孺,剩下的成年男子少之又少,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而灭佛一事如果要进行,魏徵认为为了稳妥起见,需要缓缓谋划,而不是以激烈的杀伐手段进行。
李承乾也明白了魏徵的意思,那就是灭佛要润物细无声那样较为稳妥。
综合考虑了魏徵等人的建议后,李承乾思索半晌,这才作出了妥协,道:“就依魏卿之意,灭佛一事,改日再议。而且,此事,朕会在施行前谋划时慎之又慎。”
魏徵等人闻言,纷纷松了口气。
他们还以为陛下会一意孤行呢?
没想到,这一次,倒是出乎他们预料之外。
“魏卿,依你之见,大唐人口恢复到什么程度,才适合开疆拓土呢?”李承乾问。
魏徵神色一怔,心中发苦。
他没有想到陛下同意休养生息,是为了发动战争。
面对着李承乾目中期待,魏徵思索片刻,皱着眉头回道:“陛下,以臣之见,至少十年。”
“十年?”李承乾微微蹙额,目光中有些迟疑。
“没错,至少十年。”魏徵坚定地重复道。
“如果天下人人都能吃饱,这个能不能提前呢?”李承乾追问。
魏徵的脸色皱成川字,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承乾,心想:
陛下这是在说什么胡话?这怎么可能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