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二年,二月十五日。
通过会试的贡士在太极殿参加殿试。
这一次,李承乾以“大唐休养生息”为题,让众位考生写一篇策论。
他从魏徵和岑文本口中了解到,在这一次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中,有几个读书人比较突出。
一是张昌龄,二是公孙逸。
所以,在这一次殿试中,他的目光主要放在了这两人身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
等众位贡士的答卷被收上来后,李承乾和魏徵等诸位大臣阅读这些考卷,经过一番商议,选出了这一次的殿试一甲,共三人。
而且张昌龄、公孙逸赫然在列,他们分别是第一、二名。
第三名是一个叫李言的,很显然是一匹黑马。
选出这三人后,李承乾按照流程对一甲赐进士及第,对二甲赐进士出身,对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在做完这一切后,后续流程,李承乾就交给了魏徵等人,而他则是回到了甘露殿。
然而,他才回到甘露殿。
一封八百里加急奏疏送到了他伏案上。
他摊开来看,快速浏览了一遍,面色骤变。
大唐各地大范围出现旱灾。
这不是一个局部性的事件,而是全国性的事件。
李承乾立即在甘露殿召见三省七部大臣、内阁成员、武将等人。
在将奏疏传到众臣手里后,众人读完后,神色都很凝重。
天下大旱。
在这种灾害面前,如果处理不妥当,平静不久的大唐或许会再次发生动乱。
李承乾扫了众人一眼,问:“此次大旱,远甚从前,诸卿有何教朕?”
话音落。
见群臣陷入沉思,李承乾也没有催促。
而是在众人看上去有了办法后,继续说道:“刚刚,朕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朕会亲录囚徒,并大赦天下。”
群臣闻言,纷纷赞同。
他们知道今上自审查中央监狱的案件,平反冤狱,快速释放轻罪犯人。同时宣布大赦天下,但谋反等十恶之罪除外。
在他们看来,这是应对灾异的标准礼仪程序,象征着皇帝的仁德上达天听,以期感动上天,降下甘霖。同时也能短暂缓解地方监狱的压力和粮食消耗。
李承乾继续道:“朕还会派中书令寇卿前往长安南郊的圜丘祭天,并在社稷坛、山川坛举行盛大祭祀仪式,借此求雨。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