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敢动小兕子,朕要让你们都死!(第1页)

《宣武录》记载:

宣武九年,元月九日,长孙太后下葬吉日。

辰时,狂风骤雨,帝扶灵,从宫中出,悲痛不已,涕流不止。

过朱雀大街,帝竟昏厥,左右皆惊,群臣悲痛,百姓纷叹:帝至孝如此,古今未有闻。

既葬昭陵,已然天黑。

群臣将今日所闻,俱与友人谈。是以帝之孝名,广传天下。

翌日。

辰时正。

李承乾待在甘露殿安静地看书。

殿内空荡荡的,只有他一个人,寂静无声。

就在这时。

新任的内侍监无仁,趋步来了。

他穿的衣服比较宽敞,脸也很圆,额头上沁着一些小汗珠。

“陛下——”无仁的说话声音极轻。

李承乾头也不抬,平静地问:“何事?”

“柴将军欲求见陛下,已经在殿外候着......”无仁躬身,低着头。

“柴绍?”李承乾微微皱眉,放下手中的书,继续说:“让他进来。”

元月十五,正是霍去病率领四十万兵离开长安的时候。

他给霍去病的兵已经全部集齐,但后勤还有一些物资并没有准备妥当,所以,大军都屯扎在长安郊外的大营。

至于其他的灭国将帅,他早已下旨调遣,或许,他们已经在路上了,或已经开始部署战事了。

想着这些,李承乾看着无仁退出了大殿。

没过一会儿。

柴绍一身戎装进来,神情肃穆。

李承乾恢复了面色悲痛的模样。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李承乾瞥向柴绍,问:“柴卿来此处见朕所为何事?”

柴绍沉默了一阵,才开口道:“陛下节哀,龙体为重。”

李承乾蹙了蹙眉头,没有说话。

大殿,一时间陷入寂静。

柴绍深吸一口气,说:“陛下,长孙太后匆匆下葬,是不是有些不妥?”

李承乾的眼睛平静地看向柴绍,目光一眨不眨。

面对李承乾的审视目光,柴绍蓦地一寒,不禁低下了头,但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

“朕,按照太史局测算的吉日下葬,怎么到了柴卿嘴里,就成了是朕左右了吉日的时间?朕是万万没有想到,柴卿对朕的误解,竟有如此之深,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柴卿面前说了一些中伤朕的话?柴卿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