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没想到我这握了一辈子试管的手,也能刨出这么大的红薯!(第1页)

王建设懵懵的接过一沓设计图稿,还没有从她刚来好长一串‘吧啦吧啦’中回过神,低头看的时候瞳孔猛地一缩。

图纸上不止标注着溶洞科研中枢各功能区的精确尺寸与管线走向,就连需要的材料和特殊工艺要求也全部都列得明明白白。

简直就是一份能直接落地的施工指南,连后期维护的耗材型号、工艺验收的量化标准都清晰列明,反观他们的方案,倒像只画了个粗略框架。

王建设忙不迭的点头,眼底的审视与轻视碎的一干二净,再也不敢小瞧她了,悄悄挺直脊背,尽量让自己笑起来自然:“没问题,就按这个方案来。”

开玩笑,他就没有见过比这份设计图纸更适合此地的设计方案了,再者,他们的施工进度也才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调整。

黎洛屿点点头:“嗯。先搭建住宿区域,你们缺少的材料我托人送到那边空地上。”

“若是材料齐全的话,以我们现在的人力可能会在半年内完工。”

半年?

黎洛屿眉梢微挑,目光掠过不远处正手动搭建脚手架的施工团队,几人合力抬着钢管往溶洞岩壁挪,进度慢得肉眼可见。

半晌之后说:“大型模块化施工平台专用挖掘机械我安排人过两日送进来。”

“那太好了,这处地段隐蔽,陆路运输还没有彻底开通,日常耗材都是空运过来,有时候吨位太大,运输机都装不下,只靠人力确实难搞......”

黎洛屿跟王建设两人边走边聊,并肩回到临时指挥室内。

王建设快步上前指着墙面上的地图,“这个扇形开阔地是规划的机场起降点,专门适配大中小型运输机,跑道用速凝材料铺设,平时能伪装成林地。”

随后指尖沿一条虚线划过:“陆路的专用运输便道是由此向山外延展,彻底避开了村庄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全程走山体背阴面,抵达这里后就是月牙海湾。这样海陆空就衔接起来,以后设备运输就不用愁了。”

黎洛屿点头:“嗯,起降点选址避开了地质断裂带,海陆联运的动线也顺,但得在便道与海湾衔接处加设隐蔽式安检站,科研设备的运输容不得半点疏漏。”她俯身指尖点在地图机场留白处,“这里可以预留几个大型仓储区,方便中转运输。”

黎洛屿这边跟工程队聊得火热,袁家村同样热火朝天。

因着大型收割机的高效助力,整个收割过程相当顺畅快捷,脱粒、清选一气呵成,以往全村200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