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材料和器械的注入,《夏希科研基地》的工程进展相当迅猛,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前推进。
王建设的黑眼圈淡了不少,每天揣着进度表在工地上转,嘴角就没下来过。只是每每瞟到那些乱七八糟的蛤蟆字时,就觉得心梗。
倒是他的副总工笑呵呵的来了一句:“管求他,能给咱工人省时省力那就是好东西,你也别纠结了,你别看人家夏希小小年纪,但人家坦然自若,说明人家心里有数呢,还有他那个神出鬼没的师父,跟个世外仙人似的,我听说啊,修道之人本就是方外之人,说不定这些东西都是人家挥挥手掳劫......”
王总赶紧捂住他的嘴:“你不要命了?”
副总工撇开他的手:“你就说,我说的对还是不对?”
“啊,对对对!”王总工不理他了,继续盯着进度表查看。
黎洛屿无奈,瞥了一眼,丝毫不在意,随他们去脑补吧。
反正只要没有人问到她跟前来,那就跟她没关系。
直到半个月后,王总工派人来传话说:“夏希同志!王总工让我来传话:住宿公寓和食堂主体结构、内部装修连同配套的供暖设备已经竣工了,连食堂的灶台都试过火了,您可以随时安排人搬进去住,明天就能在新食堂开伙!”
“嗯。辛苦你跑一趟了,你回去跟王总工说,明天我带人进山。”
“是!”
这半个月来,袁家村的小麦、大豆、红薯、土豆等应季作物收的差不多了。整个村子都浸在谷物的清香里,就差村子下游那片望不到头的即将成熟的稻谷了。
“今年是个丰收年,比去年多收了两成粮!”袁大队长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一把稻穗,粗糙的手指捻开稻壳,露出圆润的米粒,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旁边的村支书应和着:“可不是嘛!前阵子天旱,我还愁要减产,结果第二天就下了场透雨,这稻子才长得这么好!”
“是啊,交完公粮,今年家家户户还能分不少,冬天不用挨饿受冻了。”
“可不是!我家那俩娃昨天还跟我要红薯干,往年哪敢多晒?今年窖里堆的红薯快冒尖了,回头晒上两大筐,再蒸几锅红薯馒头,让娃们吃个够!”
“......”
黎洛屿踩着田埂上的碎稻草走来,裤脚沾了点泥星子,手里还拎着半袋子土豆:“队长叔,明儿个一早我就带他们进山,您晚上帮我把他们集合到牛棚那边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