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洛屿唏嘘一声:道家果然是重‘心’不重‘形’的,只要心里揣着正道、想着做事,倒也不逼着人硬守那些难挨的小节,这样才像能做大事的样子嘛!
清虚道长取过沈知遇捧着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三件信物:
一是“法名帖”,上写黎洛屿的道门法名“青洛”,取“清虚门下,洛水归真”之意。
二是“罗盘”,为掌心大小的铜罗盘,盘面只刻“二十四山向”与“先天八卦”,是入门基础教具,盘底刻着“青洛”俩字,虽然没有明心道长给的那块古朴厚重,但价值丝毫不比那块差。
三是“桃木剑”,长约一尺,剑身刻着“辟邪”二字,取“护身守心”之意。
“此三物为‘入门三证’,”清虚道长将信物一一递到黎洛屿手中,“法名记心,罗盘辨向,桃木守正。你自己且收好,日后见物如见师,不可懈怠学习。”
黎洛屿双手接过,将法名帖贴身收好,罗盘握在左掌,桃木剑横握右掌,再向清虚道长行“躬身礼”:“弟子青洛,谢师父传戒赠物,定当恪守戒规,不负师父所托!”
场面话她也就是说说罢了。
“好好好。”清虚道长看着乖巧的弟子,真是越发感慨,估计啊,这是他辈子唯一一次能看到这么乖的徒弟了。
“好了。”明心道长笑着拉着黎洛屿走到殿中,面对两侧观礼者老领导、秦局、黎老爷子站在“宾位”,云舟道长、沈知遇等站在“同门位”,神情庄重。
明心道长高声道:“今日,清虚道长收黎洛屿(法名青洛)为徒,依道门旧制行拜师礼,三拜三清,九叩师父,传戒授物,礼成!请见证者同贺!”
云舟道长率先拱手:“恭喜清虚师兄喜得良徒,恭喜清洛师侄入我道门!”
沈知遇也跟着行礼:“恭喜师妹,往后同门修行,若有困惑,可随时寻我。”
黎老爷子看着自家孙女眼眶发酸:“爷爷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好东西,就把你太爷爷传下的这枚铜铃寻了来。据说当年护过你太爷爷走山路,你带着,往后出门办事,听着铃响,就像爷爷在身边……”话没说完,便别过脸擦了擦眼角。
黎洛屿接过来,用力摇了摇,叮叮当当的悦耳铃声,清脆又温润,像山涧清泉流淌过石缝,瞬间驱散了殿内的肃穆,添了几分趣味。
“爷爷,您老给我了,想太爷的时候,咋办?”
黎老爷子撇撇嘴:“我有你奶奶送我的......”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