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居于白云山顶,海拔近两千二百米以上,早晨,从山顶望下去,云雾流动间像轻纱裹着连绵山峦,映的山脚下的村落都缩成了星星点点,黎洛屿立在山顶间,感觉连山风都似被拉慢了时间的脚步,裹着松涛在耳边轻轻漫过。,
整个道观不大,并不奢华,青瓦覆顶,木柱斑驳,透着岁月沉淀的破败与沉静。
主殿檐角处挑着铜铃,风吹过时铜铃儿叮当叮当响,殿内供着三清塑像,清虚道长一大清早便上了香火,袅袅嬛嬛而上,案几上的油灯映得神像面容都温和了几分。
偏殿除了供奉着文昌帝君与药王孙思邈的神像外,还有靠窗搭着的旧木书案。
案上摊着半卷泛黄的《道德经》,砚台里余墨未干,旁边摆着几支狼毫笔,笔杆上的漆皮虽有些磨损,显然是清虚道长临摹什么东西了。
带客的偏殿内,靠窗摆着旧木书架,堆着泛黄的典籍,墙角竹椅上搭着清虚道长的青布道袍;以及观后一方小小的荒了的菜园和药园子。
墙角旁堆着刚采来的艾草与薄荷,散出清苦又提神的香气,让这方寸之地更显的清苦。
黎洛屿和黎老爷子随着清虚道长一路走来,转过主殿朱红的廊柱子,抬眸望去,才发现偏殿门口处立着三位着着青袍道长。
清虚道长笑着上前,跟黎洛屿一一介绍:“这位是你师叔,他是京都真君庙观的明心道长,一手医术方圆百里都有名气。我先前在京都就是去拜访他。”
明心道长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伸手摸摸黎洛屿的脑袋:“嗯,清虚特意来跟我炫耀,说要他收个机灵徒弟,今日一见,果然眉眼清亮,是我道家的孩子。”
黎洛屿被摸的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挺直小身板,脆生生喊道:“师叔好!”
“这是师叔给你的见面礼,”明心道长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递到黎洛屿面前。那玉佩是温润的羊脂白,上面雕着小小的太极图案,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阳光一照,还泛着淡淡的柔光,“这是我早年在山涧里捡的玉料,自己雕的,戴在身上能安神,你是个干大事的姑娘,随身带着能平和些你的‘戾气’。”
黎洛屿猛地抬头,看向明心道长,眼底的震惊明晃晃的。
明心道长笑呵呵的,又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丫头别慌,你这‘戾气’不是坏东西,是骨子里的冲劲,只是往后啊,做事之前需静心,这玉佩啊,就是帮你在做决定之前静静心,让你走得更稳些。”,
清虚道长眼疾手快的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