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气尚且不错。
李洵打算今儿去收网了。
他披着一件黑色大氅,着箭袖常服,只带了刘长史与傅义骑马出了京城。
英雄救美的戏码虽俗,但自古套路得人心,好用便是王道。
行约半个时辰。
官道旁出现一家颇为气派的酒楼。
幌子上书夏家酒肆四个大字。
虽是路边店。
却因夏家皇商的名头和独门的桂花酿而生意兴隆。
南来北往的客商多在此歇脚。
尚未近前。
便觉一阵清幽独特的桂花香气扑面而来。
其间又隐隐夹杂着山葡萄特有的醇厚果香,令人闻之口舌生津。
李洵深知这夏家能以桂花屹立皇商之位不倒,确有其独到之处。
其桂花酿色泽浅黄清亮,清香突出,酸甜适口,醇厚柔和,余香长久。
更难得的是桂花本身有化痰散瘀、开胃健脾之效。
对食欲不振,咳喘腹痛等症颇有疗效,这大概也是其能长期供奉内廷的原因之一。
京城凡与桂花沾边的物事,几乎都被夏家包揽了。
李洵翻身下马,动作利落。
刘长史凑近前来,压低声音,指着酒肆二楼一扇窗户:
“王爷,打听清楚了。
尤家那对姐妹花这几日就暂住在那间房里,甚少下楼抛头露面。
多是她们那个老娘尤氏在外奔走打点。” 他顿了顿,补充道:
“王爷放心,下官找的帮手都是机灵嘴严之人,马上就到,定能将这场戏做得圆满。”
傅义率先跑进酒肆内寻找空桌,然而里面人声鼎沸,喧闹异常,满堂花醉三千客,根本无落脚之地。
李洵看了眼外面露天摆放的几张桌子,倒还有空位。
他不在意地抽了一条略显粗糙的长凳,大马金刀地一屁股坐下。
既然微服而来。
便暂时不讲那亲王的排场。
刘长史和傅义二人则如同哼哈二将,一左一右,垂手侍立在他身后。
“小二!”
“小二!”
傅义扯着嗓子连嚎了两声,声音淹没在嘈杂的人声中,根本无人搭理。
倒是他这大嗓门引得堂内不少客人侧目望去。
见傅义身高体壮,面色冷硬,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