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蝗灾(第1页)

今年的夏,似是尤其炎热了些。

谢明朔看了户部呈上来的折子,各地有些旱情,但并不算得严重,墨家制造的水车也能派上用场,只是,需要朝廷拨款不少。

谢明朔刚登基的时候,便尤其看重农事,农事,方为根本,若是肚子都吃不饱,一个个都因饥饿而死的时候,总会有人出来反抗的。

他那个时候扯着一面起义的旗帜,有那么多人来投奔他,不就是因为前朝让人活不下去了吗?

相比起武器而言,吃饱肚子,可更能稳固江山社稷。

时砚同他说,已经制造出了炸药,但希望陛下能允许他在学宫上一堂课,谢明朔自然知道,这个小子打的是什么主意,私心来说,他是极不情愿的。

这样的武器,就已经掌握在皇帝手中,不容外人染指,更何况,是广而告之呢?

但这样的事情,时砚该是不敢提出来的,想来,也只有那位敢说这样的话,谢明朔不想应允,一时之间却也无法拒绝,便只好搁置了这件事。

这个时候,也只有农事能让他难得开怀了,神农的粮种,他们是极看重的,虽然经由凡人育种之后,还达不到神女所言,但比起从前的收成,便已是天差地别了。

皇家的庄子里也种了粮种,谢明朔是极有原则的,除却麦种之外,土豆和蜜薯都被严格控制,他不能逞一时之快,因小失大。

今年的粮食,老道的庄稼人看一眼,便知其与众不同来,那麦穗沉甸甸的,甚至寻不出几个干瘪的。

虽然因着粮种不多,不能家家户户,所有的田地都种上新的粮种,但只是这些,今岁的收成,也会极为喜人的。

只要别出现些什么天灾,便是最好不过了。

相比起谢明朔和朝中文武百官的乐观来说,神女,正在愁眉苦脸的思索,思索自己这一次,要怎么出这个难题。

“再过一个月,蝗灾可就要来了。”姜芜看着手中的大宣国史,这一段时间,便是纵观气象史,也着实不是什么好时候,就和现代的全球变暖差不多。

但蝗灾,现代的蝗灾,早就已经消失匿迹了,便是哪里偶发了一场蝗灾,不管是打药,还是什么法子,是造不成什么影响的。

古代却不行,一场蝗灾,轻而易举的就能毁掉百姓一年的收成,神女虽对个人的得失一惯不在意,哪怕那个人是皇帝,但涉及众生,总不好还是无动于衷吧。

所以,她是要提前预警的,毕竟,自今年起,大宣的蝗灾一时半会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