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好兆头(第1页)

最后打捞上来的鱼足足有 130万斤!也亏得大队负责的这个湖面积不小。

而且水深也够,要不然这么多鱼,还真装不下,恐怕早就满出来了。

按照规定,先往公社上交了一半,大队还剩下 65万斤。

即便之前已经让人相互通知过了,沈卫国把所有社员和知青都召集到一起商量。

最后决定,上河大队只留下 5万斤鱼,给家家户户平均分下去,让大家尝尝鲜;

剩下的 60万斤里,一大半卖给夏卫党他们几个工厂,一小半由公社收购走。

卖鱼得来的钱,除了留下一部分作为大队的集体资金,剩下的也按人头分给大家。

这钱就跟白得似得,对于沈卫国的再次提议大队上就没有一个不答应的。

属于于淼淼的那份她自己也赞成这么做,这次的鱼实在太多了,她就算想要鱼,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存放。

而且冬天吃的熏鱼,她觉得也不如腊肉好吃,没必要领太多份额。

夏卫党他们几个厂的负责人,还有公社的陈书记,都是统一按照五毛钱一斤的价格收的鱼。

每个厂的负责人各要了十万斤,陈书记代表公社收走了二十万斤。

夏卫党这些鱼本就是买回去给大家发福利的,回去之前,把于淼淼的福利就直接粗略估算了一下发给她。

因此,于淼淼比别人多得到了20多斤鱼,要是没有空间,她都不太想要。

要是有冰箱就好了,这样就算是春夏秋,遇到这样的情况,她就能正大光明存在冰箱里面。

想到这样的事情在往后的日子里面可能不会少,冰箱这东西好像还真的很需要。

可是这又涉及到电的问题,这就有点复杂了。

看来为了生活更上一层楼,不能光让上河大队努力,全国都得努力起来才行。

今天一整天,整个上河大队的人都在忙着把鱼装筐、搬上拖拉机,再由拖拉机运往县城。

一直忙到天擦黑,才总算把所有要卖的鱼都运走。

等到晚上九点多,上河大队的人才总算有空坐下来,在晒谷场开始分鱼和钱。

几个年轻的社员拿着火把在晒谷场四周照明,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被跳动的火光映的,每个人的脸看着都红彤彤的。

沈卫国站在晒谷场中央的石碾子上,手里拿着登记本和喇叭,一边念着人名,一边安排人给大家分鱼、发钱。

所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