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落到实处(第1页)

于淼淼在旁听着,打心眼觉得现在的人实诚。

没想着坑一下像大队长这样不懂的人,啥啥都是实打实的说的。

以后可不好遇上这样的好事了。

罗建国顿了顿,又补充:“而且这两成半是纯利润分红,后续随着市场扩大,收益只会越来越多。”

他也是在知道上河大队愿意投钱时喜出望外,希望能谈成这事。

别看是八十万资金缺口,在这些年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早一天用上新设备,早一天提高产量,厂里就早一天多赚钱。

这么多厂等着上面拨款,他们食品厂又不是啥大厂。

真要等,可能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到时候还不知道是个啥光景。

沈卫国与陈书记凑在一起看罗建国的计划书。

上面确实写明一共要花费三百多万,且仅用于购置设备和扩建厂房。

陈书记一边看一边点头:“老沈,我之前让公社会计查过。

食品厂近几年一直都是持续盈利的,今后设备更新后,赚钱肯定更不成问题。”

于淼淼也被拉着看了一眼计划书。

上面写着购置机器的价格是原价的一折,这一折都要两百多万,原价岂不是要两千多万。

从机器介绍来看还是九零年初的技术,也不知道哪些人会原价买回去。

沈卫国久居乡下,对这方面不太明白。

他在和于淼淼一起看计划书时,小声问:“于知青,你觉得这事能搞不?”

于知青可是他们大队的福星,只要她点头,他就觉得问题不大。

于淼淼点点头:“可以。这样一来,以后大队社员不光有地里的收成,还能多一份固定的额外收入。”

虽然觉得现在就开始投资做生意的行为相当大胆,但从陈书记那里得知这也是政策允许的。

退一步说,这不也是以集体名义行事吗?

合作对象还是国营工厂,没什么可担心的。

而且,再过几年一切规范起来,想再这么简单地投资恐怕就不容易了。

食品厂目前仍是国营性质,能拿到两成半利润。

不算少,这也算上河大队在经济开放前抢占了先机。

声音虽轻,但办公室安静,沈卫国和于淼淼的交流,罗建国都看在眼里。

他暗自琢磨,沈大队长谈这么重要的事还特意带上这名知青。

这么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