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旧影新痕(第1页)

《云麓词心录》第一百八十八章:旧影新痕

暮春的雨丝如绢,缠绕着雕花窗棂。煜明坐在藤椅上,指尖抚过泛黄的日志本,1993年那页"摄影班学习札记"的字迹已有些洇开,却在水汽里洇出岁月的轮廓。案头的青瓷笔筒里斜插着一支狼毫,笔杆上"见山"二字是父亲亲手所刻,此刻正凝着水珠,像极了记忆里父亲镜片上的雾气。

一、镜底乾坤

"阿明,相机是文人的另一支笔。"父亲将老式海鸥相机塞进少年煜明手中时,梧桐叶正扑簌簌落在四合院的青石板上。1980年的秋阳穿过竹帘,在暗房里织出一片金斑。煜明屏息看着显影液里慢慢浮出的竹影,父亲在旁低吟:"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这是他第一次懂得,光影与文字原是同源的流觞。

老年大学摄影班开课那日,煜明特意穿了父亲遗留的藏青中山装。讲台上的陈老师举起相机,镜头盖"啪嗒"落地的声响里,他恍惚看见父亲站在颐和园昆明湖畔的模样——那年他十岁,父亲举着相机追拍蜻蜓点水,口中念着"小荷才露尖尖角",却不想脚下一滑,整个人栽进湖里,湿淋淋地举起相机大笑:"取景框里的涟漪,才是真意趣。"

二、烟筒山的金晖

五月的烟筒山还带着料峭寒意。凌晨四点,煜明跟着同学们摸黑上山,露水打湿了裤脚,手电筒的光束在草间划出银线。当第一缕金晖从山峦后溢出时,陈老师忽然低喊:"停在这儿!"众人屏息凝神,看那抹金黄如熔金般漫过松林,远处农舍的炊烟正袅袅升起,与云雾纠缠成一幅淡墨山水。

煜明忽然想起父亲的诗:"晓色分山远近,烟光逐水西东。"他迅速调整光圈,捕捉到松针上颤动的光斑,那光斑里仿佛跃动着父亲在暗房里调试相纸的身影。身后传来快门声此起彼伏,张叔感慨:"这日出像不像陈年老酒?"李姐轻笑:"分明是液态的琥珀。"唯有煜明知道,这晨光里揉碎的,是两代人的光影执念。

三、湿地飞羽

嘟噜河湿地的七月,芦苇荡掀起绿色的波浪。煜明蹲在木栈道上,镜头对准远处的白鹭群。一只小白鹭忽然振翅,雪羽在逆光中晶莹如琉璃,它的母亲正从水草间探出头来,喙间衔着一尾银鱼。这画面让他心口一暖,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父亲冒雨为他捉来萤火虫,装在玻璃瓶里做成"灯笼",却在开盖时让流萤飞走大半,父亲却笑着说:"留住光的最好办法,是让它住在眼睛里。"

"煜明,快拍!"秋翁的低唤打断思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