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风檐展卷(第1页)

《云麓词心录》第一百九十章:风檐展卷

霜降那日,煜明在老宅的樟木箱底发现一本油布包裹的相册。扉页掉出一张泛黄的便签,父亲的字迹力透纸背:"摄于鹤岗东山,时年与秋翁初填《临江仙》,竟成谶语。"照片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阳光正浓,父亲与秋翁站在山巅,背后是翻涌的云浪,两人肩头落着松针,嘴角还沾着野莓汁的痕迹。

一、词卷里的云影

1988年的暮春,鹤岗东山的映山红开得正盛。父亲蹲在岩石后,镜头对准一朵沾露的花,忽然听见秋翁的惊呼:"阿远,快看云!"抬头望去,只见云海正从山谷间漫上来,如潮水般漫过松林,远处的山峰成了漂浮的岛屿。秋翁手忙脚乱地翻着词牌,父亲却忽然笑了:"莫慌,'翠岭云闲风细细',这云自有它的韵脚。"

"摄朋共赴山巅。"秋翁接口,同时调整三脚架。父亲看着取景框里的云浪,只见云影在秋翁镜片上流动,忽然想起昨夜读的《小山词》:"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此刻虽无歌舞,却有天地为幕,云影作歌,于是续道:

长炮短镜映霞天。

逸情凝美景,雅兴寄流年。

"好个'雅兴寄流年'!"秋翁击掌赞叹,却不慎碰倒三脚架。相机晃了晃,父亲眼疾手快扶住,取景框里,一朵映山红恰好落入云隙,如同一粒跳动的红心。后来这张照片洗出来,父亲在背面题字:"云隙花影,词心所钟。"

二、定风波里的霜痕

2005年,父亲已过知天命之年,秋翁的鬓角也添了霜色。两人报名参加省里的"银发摄影团",再度踏上鹤岗东山。那天山风飒飒,吹得父亲的围巾猎猎作响,秋翁望着远处的翠谷,忽然开口:"飒爽山风映日明,摄徒携镜共登程。"父亲一愣,这分明是《定风波》的起句。

"翠谷幽林皆入画,潇洒,凝眸取景韵中生。"父亲续道,同时举起相机。镜头里,一位银发摄友正趴在地上拍苔藓,阳光穿过他的发丝,像撒了把碎金。秋翁摸着下巴点头:"霜鬓未消豪迈志,沉醉,山川胜境寄深情。"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鸟鸣,竟是多年未见的蓝喉蜂虎,振翅间蓝羽闪烁,如流动的宝石。

"且喜朋俦同作伴,堪赞,相期乐事满蓬瀛。"父亲写完最后一句,秋翁忽然从背包里摸出个铁皮盒,里面是母亲腌的梅子。两人倚着松树分食,梅子的酸甜混着山风,竟比当年的橘子糖更有滋味。父亲望着满山苍翠,忽然想起煜明小时候问他:"爸,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