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一百九十六章:稚子弄冰时
一、梅香入砚池
丙寅年冬月,云麓山下的昱明阁飘起第一场雪。煜明握着狼毫的手顿在宣纸上,墨点在"稚"字尾端洇开小团云雾。曾祖父拄着拐杖进来时,铜炉里的碳火正将雪水煨得咕嘟作响,窗纸上的冰花在烛影里舒展成玉珊瑚的形状。
"明哥儿又在琢磨新词?"老人银白的胡须上沾着细雪,青缎马褂上绣着的松针纹路里凝着寒气。煜明忙起身扶住祖父佝偻的背,瞥见老人袖中露出半卷泛黄的《稼轩词笺注》,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桂花——那是曾祖母临终前夹在书里的。
"昨儿产房里听见重孙儿第一声啼哭,倒让我想起你太爷爷当年写《清平乐》的模样。"老人在圈椅里坐定,枯瘦的手指摩挲着砚台边缘的冰裂纹,"那时候你祖父才三岁,抓周时攥着支湖笔不肯放,你太爷爷就着窗台上的雪水写了'粉床娇卧'四句......"
话音未落,东厢房突然传来婴儿清亮的啼哭声。煜明搁下毛笔往外走,棉鞋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轻响。廊下的灯笼被风吹得轻晃,将窗纸上"弄璋之喜"的红帖映成暖融融的光晕。母亲正坐在摇篮边哼着童谣,绛红棉帐里露出婴儿藕节似的小胳膊,乌发蓬松如春云叆叇。
"快瞧瞧你儿子,跟你满月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父亲笑着递来温热的糯米酒,鬓角新添的霜色在烛火下闪着银光。煜明凑近摇篮,见那孩子正睁着葡萄似的眼睛望他,睫毛根根分明如振翅欲飞的蝶,唇角还沾着奶渍,笑起来时梨涡浅现,竟真应了"笑靥惹人深贺"的意境。
二、四世同堂宴
三日后的"洗三"宴上,八仙桌上摆着祖母亲手蒸的枣泥饽饽,青花瓷碗里盛着祖父钓了半宿的鲫鱼汤。曾祖父执意要抱重孙,颤巍巍的手却在襁褓上方停住,像怕惊着春夜里的蝶。煜明见状忙托住老人枯枝般的手臂,将婴儿轻轻放进那布满寿斑的臂弯里。
"当年你祖父抓周,攥着笔在宣纸上戳出七个墨点,你太爷爷说这是'北斗注生'的吉兆。"老人用食指腹轻轻碰了碰婴儿的掌心,那粉团似的小手立刻攥住他的指尖,"如今这孩子抓着我的手指不放,倒像是要讨诗呢。"
满堂哄笑中,煜明看见父亲往祖父茶盏里添了块冰糖——祖父去年犯了咳疾,忌凉。祖母正往曾祖父碗里挑鲫鱼腹上最嫩的肉,银发簪子上的珍珠坠子在烛火下泛着柔光。暖炉里的炭火烧得噼啪响,窗玻璃上的冰花不知何时化作了水珠,顺着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