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二章 巷陌灯影(第1页)

《云麓词心录》

第一章:雪巷寻诗

金陵的腊月廿三,连空气都浸着甜香。煜明握着狼毫的手悬在半空,砚台里的墨汁已凝出薄冰,案头《浣溪沙》词稿上,"少女捧花添雅韵"一句被朱砂圈了又圈。忽闻竹帘响动,抬眼便见云麓顶着满头细雪闯入,青衫下摆沾着星点糖霜,怀中却紧护着个油纸包。

"快尝尝!"云麓抖落肩头雪花,将油纸包搁在暖炉旁,"西街王婆新制的糖桂花,拌在山药粥里最是熨帖。"他伸手替煜明拢了拢狐裘,指尖触到对方袖口的补丁,忽然轻叹,"昨夜替你补衣时,才发现这狐裘竟穿了三年。"

煜明望着糖桂花在青瓷碗里绽开,甜香混着雪后清气,忽然想起词里那句"佳肴香里岁华流"。"你瞧这'添雅韵'三字..."他指着稿纸,"昨日在巷口见着卖花少女,她捧的分明是束腊梅,若改为'少女捧梅添雅韵',是否更合时令?"

云麓凑过来看,睫毛上的雪花落在纸上,竟像枚微型的梅瓣。"妙极!"他取过紫毫,在"花"字旁添了"梅"字,笔锋扫过处,墨痕竟似沾了香气,"腊梅映雪,才见风骨。就像你去年写的'雪压梅枝瘦',至今读来仍觉清冽。"

两人正说着,忽闻窗外传来孩童的笑闹声。推窗望去,只见三个孩童追着一只花猫跑过,花猫颈间铜铃轻响,惊落了檐角冰棱。那猫正是阿福,此刻却比平日灵动许多,纵身跃上雕花门楼,蹲在红灯笼旁舔爪子,倒像是给灯笼镶了个毛绒绒的金边。

"快看!"云麓忽然指着门楼,"那灯笼下的福字,竟写成了瘦金体。"煜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朱红福字笔锋凌厉,转角处却故意顿出个圆润的弧度,像极了宋徽宗的"鹤脚"。"这字..."他忽然想起父亲生前最爱的《秾芳诗帖》,心口不由得一暖。

云麓似是察觉他的情绪,抬手将糖桂花碗推近:"先喝碗粥暖暖胃,待会儿带你去看样东西。"他袖口滑落,露出腕间红绳——那是煜明去年在栖霞寺求的平安绳,绳头系着的铜铃铛轻轻晃动,与远处阿福的颈铃遥相呼应。

第二章:暖阁论词

戌时初刻,两人躲进巷尾的"醉春阁"。阁中炭火烧得正旺,墙上挂着的《临江仙》词轴被火光映得发亮,"稚童嬉戏乐,少女笑嫣红"两句格外醒目。云麓从怀中取出酒葫芦,往粗陶碗里斟酒,琥珀色的酒液里竟浮着几粒枸杞,在火光中晃成碎金。

"这是我新酿的梅花酒。"他推过酒碗,"用去年的腊梅瓣泡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