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二百二十七章.年韵灯痕
第一章 集市千红觅旧痕
腊月廿八的风裹着糖瓜香,把云麓山下的西街吹成了流动的彩绸。煜明揣着子墨昨夜写的《年韵帖》,在人群里踮脚张望,忽见茶肆檐下那杆杏黄旗被风卷得猎猎作响,旗角掠过扎灯老匠人的银髯。
"煜明兄!这儿呢!"子墨从年画摊后探出头,青布棉袍上沾着点朱砂,手里扬着张《天官赐福》,"王师傅新拓的版画,你瞧这线条,比去年的更利落。"
煜明接过年画,指尖触到宣纸上凸起的墨纹,忽然想起今早抄录的《东京梦华录》:"‘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你看这集市,可不就是孟元老笔下的汴京年景?"他指向对面的灯笼摊,千百盏鲤鱼灯悬在竹架上,尾鳍在风里轻轻颤动。
子墨忽然拽着他往巷口跑:"快来看!李大爷今年做了琉璃走马灯!"灯摊前早已围了圈孩童,最小的阿桃踮着脚,鼻尖几乎碰到灯屏。煜明凑近时,正见灯影里的唐僧骑着竹马转过弯,身后的孙悟空挥着金箍棒追来,引得孩子们一阵惊呼。
"‘孩童们手中紧紧握着糖人儿,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容’,"子墨掏出笔记本速记,墨笔尖在灯笼光下泛着幽蓝,"方才那卖糖人的张老汉说,今年添了芝麻馅的兔子,你瞧阿桃手里那只,尾巴还在滴糖呢。"
煜明望着阿桃跑远的背影,糖丝在她身后拉出细细的银线,忽然想起童年在乡下,祖母总把麦芽糖藏在陶瓮里,每次开盖都要扯出长长一串。"你记不记得,"他忽然开口,"去年在杭州,有个老妪在断桥边卖梅花糖糕,蒸笼掀开时,那白气里全是年的味道。"
子墨刚要接话,忽听街角传来敲锣声。人群潮水般退向两侧,只见舞龙队的龙珠灯穿街而来,龙身鳞片上的金箔在日光下明明灭灭,映得两边商铺的春联越发鲜红。煜明盯着龙睛上的琉璃珠,忽然轻吟:"这何止是‘五彩斑斓的灯笼高挂’,分明是把整个春天都舞进了街巷里。"
第二章 围炉夜话饺香浓
暮色漫上云麓山时,煜明和子墨踩着薄雪回到画室。刚推开柴门,就被一股混着腊肉和花椒的香气勾得食欲大动。厨房里,母亲正往蒸锅里码放荷叶包饭,蒸汽掀开她鬓角的碎发,在灯笼光下凝成细小的冰晶。
"快洗手,"母亲用沾着面粉的手一指灶台,"你爹调的饺子馅,说要让子墨尝尝塞外胡麻的滋味。"煜明这才看见父亲蹲在灶门前,正用竹筒往火塘里吹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