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琴键上的流金岁月(第1页)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三十五章.琴键上的流金岁月

第一章 暮春琴房,旧谱新声

云麓山的暮春总带着几分绵密的湿意,梧桐絮如细雪般飘过煜明书房的竹帘时,他正对着一本泛黄的《古钢琴曲谱》出神。书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枫叶,是去年深秋青砚从山下老年大学带回的——那里的钢琴班正筹划着一场春日雅集,青砚说那些银发学员指尖下的旋律,能让落叶都泛出绿意。

"煜明兄,可曾听见后山琴房的声响?"推门声伴随着一串清越的琴音,青砚提着个桐木琴盒站在门口,琴盒边角磨得发亮,露出温润的木纹。"陈老先生今早练《致爱丽丝》,我在半山腰就听见了,那颤音里竟带着新茶般的清鲜。"

煜明合上书页,那半片枫叶轻轻落在案上,叶脉间隐约可见细密的琴谱笔迹。"前几日你说要带我去听琴,"他起身取过墙上的洞箫,"可是时候了?"青砚笑着点头,两人并肩穿过被梧桐絮覆满的石径,远处的琴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白墙黛瓦间渗出断断续续的琴音,像谁把音符撒在了晨露里。

琴房的木门虚掩着,推开时一阵混合着松香与旧木的气息扑面而来。靠窗的三角钢琴前坐着位银发老人,指尖在黑白键上起落如蝶,正是《琴韵时光》里写的"指尖轻触音符跳"。老人身后的长桌上摆着紫砂茶具,旁边散放着学员们的乐谱,其中一页用红笔圈着"老骥伏枥志犹存"——那是青砚为他们填的《老年乐韵》。

"陈老先生,"青砚轻声问候,将琴盒放在空椅上,"这位是我的好友煜明,听闻您这儿琴韵悠长,特来请教。"老人抬起手,琴音戛然而止,转身时眼角的笑纹里还漾着旋律的余韵:"是青砚啊,快坐。这位先生可是那位写'琴韵悠扬室内,歌声婉转人旁'的词家?"

煜明一愣,随即想起那首《西江月·老年音乐时光》。青砚曾将词笺送给钢琴班的学员,不想他们竟记得这般真切。他望向墙上的合影——正是文档里提到的鹤岗老年大学钢琴班合影,老人们在画前笑得灿烂,照片下方用小楷题着"友谊长存永灿"。

"老先生过奖了,"煜明走到钢琴旁,指尖轻触冰凉的琴键,"方才听您弹奏,竟觉那音符里有岁月沉淀的暖,恰似'心底欢歌岁月酬'。"陈老先生闻言抚掌而笑,从琴凳下取出一叠手抄乐谱:"你瞧这页,是李老太君新填的《如梦令》,说我们这些老骨头是'老骥伏枥依旧'呢。"

乐谱上的字迹娟秀,正是"室内琴音轻奏,老骥伏枥依旧。乐谱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