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雪国金鼎的词骨霜魂(第1页)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三十八章.雪国金鼎的词骨霜魂

第一章 冰裂声里的邀约

煜明拆开信封时,一片雪花恰好落在信笺上。子墨的字迹在冻硬的宣纸上洇出淡痕:"黑龙江的冰面裂了,像无数条银蛇在江底游动。明晚十点的绿皮车,带你去看'雪覆龙江两岸,冰封峻岭千重'的真容。"

窗外的梧桐叶还未落尽,北平的秋意尚浓,而信纸上的"冰裂声"却仿佛穿透了两千公里的时空。他想起三年前在罗北楼遇见的那位老人,临别时塞给他的鹅卵石上还留着江涛的纹路,此刻正躺在书桌抽屉里,与《云麓词心录》的手稿压在一起。

"又要去寻你的'词骨'了?"室友阿哲探过头,看见摊开的《西江月》手稿,"上次从黑龙江带回的雪,是不是还冻在你相机包里?"

煜明笑了笑,将子墨寄来的冰窗花标本夹进词稿。那是片六边形的冰晶,在灯光下折射出虹彩,边缘还凝着未化的霜——就像子墨在电话里描述的:"凌晨四点的江面,冰层会渗出蓝光,像打碎了一罐子星子。"

收拾行李时,他特意将那支狼毫笔塞进保温套。去年在仙翁山巅被冻裂的笔杆,此刻缠着红丝线,笔尖却依然锐利如霜。背包底层压着本《黑龙江舆地志》,扉页上有老人用钢笔写的批注:"萝北金鼎,乃抗联埋骨处,雪下三尺,犹闻金戈声。"

第二章 霜夜绿皮车上的词痕

绿皮车在午夜驶离站台时,月亮正爬上松花江大桥。煜明靠窗坐着,看铁轨两侧的秋田渐渐被雪原取代。对面的子墨已经睡着了,相机包当枕头,嘴角还沾着没擦净的泡面汤——这模样倒像极了《清平乐》里写的"村舍静卧安宁",只是少了几分静谧,多了些旅途的狼狈。

凌晨三点,列车员的报站声惊醒了沉睡的乘客。"萝北到了!下车的旅客带好随身物品!"子墨猛地坐起,额头撞在行李架上,却顾不上疼,抓起相机就往车门挤。

出站时,一股寒流像冰锥般扎进衣领。煜明裹紧羽绒服,看见子墨已经蹲在雪地里调试相机。路灯下,他的睫毛上凝着白霜,呵出的白气与相机镜头的雾气交织在一起,形成奇妙的冰花图案。

"快看!"子墨突然指向铁轨旁的防护林,"像不像《菩萨蛮》里写的'雪铺楼阁松枝绕'?"

煜明望去,只见松树枝桠上堆着厚雪,在月光下泛着蓝光,真如琼楼玉宇般剔透。他摸出素笺,却发现墨水已经冻住。子墨见状,从背包里掏出个暖水袋:"早给你备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