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二百四十章.仙翁山记
暮色漫过窗棂时,煜明正对着案头的紫檀相框出神。玻璃下的旧照片边角已泛出浅黄,取景框里是二十年前的仙翁山巅——云海正从松涛间漫上来,将右侧三分之一的画面染成流动的银白,左侧斜逸的古松枝桠上,还凝着未散的晨雾。他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相框边缘,那里刻着两行小字:"岑峦千叠处,曾是少年游",是秋翁当年用瑞士军刀刻下的。
一、松风入砚
第一次登上仙翁山是在谷雨。煜明记得那天的晨雾特别沉,汽车碾过湿漉漉的柏油路时,碎琼乱玉般的水珠会从道旁野樱的花瓣上惊起。秋翁背着半人高的摄影包走在前面,帆布鞋底与石阶摩擦出"沙沙"的声响,惊飞了几只在青苔石缝间啄食的画眉。
"慢点走,"煜明隔着十步远喊,手里攥着速写本,"这石壁上的蕨类纹路像不像《溪山行旅图》里的皴法?"
秋翁闻声驻足,回身时镜片上凝着雾珠,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让煜明想起自家院里那棵老槐树的年轮。"你总惦记着你的笔墨,"他晃了晃相机,"看那东边的云,像不像被砚台压着的宣纸,正慢慢洇开?"
两人说话间,云雾果然顺着山脊漫过来了。起初只是几缕银丝,从苍松翠柏的缝隙里钻出来,转眼间就织成了绵密的纱帐。煜明看见秋翁突然蹲下身子,将相机镜头贴着一块被苔藓包裹的岩石,食指在快门键上悬了三秒——后来那张照片洗出来,石缝里探出头的野百合在雾霭中若隐若现,花瓣上的露珠像未干的墨迹。
"得写首词。"煜明席地而坐,撕下速写本的扉页,铅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秋翁凑过来看时,见纸上已落了半阕《水调歌头》:
"仙翁山巅立,云海漫无边。遥岑千叠如画,松翠映蓝天。"
"这'漫'字用得好,"秋翁用相机背带蹭了蹭镜片,"云是活的,像要把整座山都泡在里面。"他忽然指向远处——层叠的峰峦正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最远处的山脊线被阳光镀上金边,像哪位仙人随手勾勒的墨骨,"你看那叠嶂,像不像被风吹皱的古画?"
煜明抬眼望去,恰有一阵山风掠过,松涛声自谷底翻涌而上,掀动他额前的碎发。他忽然想起去年在故宫见到的《万壑松风图》,此刻眼前的景致,竟比画中更多了几分呼吸感。笔尖在纸上顿了顿,续上后几句:
"忆昔采风时节,身似闲云野鹤,心向自然牵。峰岭收眸底,豪气涌诗篇。"
秋翁读完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