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荷风蝉影里的诗与故人
楔子
云麓山的夏,是被一滴晨露惊醒的。
煜明握着那页素笺,指尖拂过宣纸上墨色的纹路。这是阿澈寄来的信,信末附了三首七律,字迹俊逸如昨,却多了几分田间泥土的气息。“煜明兄亲启:别来数月,云麓山荷花又盛,田间豆棚新绿,夏夜流萤似星。偶得拙句,望兄不吝赐教。”落款处,“蓝天白云-昱明”六个字,让他想起去年此时,两人在荷塘边煮茶论诗的光景。
他将诗稿铺展在案上,窗外蝉声正浓,透过纱窗织成一张夏的网。三首诗,分别题作《盛夏赏荷》《夏日田间》《夏夜纳凉》,墨迹间流淌的不仅是景致,更是岁月里未曾淡去的情谊。煜明起身,将青瓷瓶里的薄荷茶续满,茶汤碧绿,一如记忆中阿澈眼底的光。
“该去看看他了。”他喃喃自语,取过竹编行囊,将诗稿小心收妥。云麓山的风,想必已带着荷香,正穿过青石板路,叩响故人的柴扉。
一、盛夏赏荷:绿裙翻风处,诗在水中央
云麓山的荷塘,藏在山坳深处,需穿过一片幽篁。煜明到时,阿澈正站在九曲桥上,青衫被风拂起,像一片欲飞的荷叶。他手中握着一支狼毫,石桌上铺着半幅生宣,墨汁未干。
“阿澈!”煜明唤道,脚步声惊起了荷叶下的锦鲤,哗啦一声,水花溅在桥栏上,碎成点点银珠。
阿澈回头,眼中笑意如荷间露珠般清亮:“煜明兄,你可算来了。快来看,今日的荷花开得正好。”
荷塘确实到了盛时。千顷碧叶铺陈开去,一直漫到水天相接处,正如诗中所写“绿裙摇曳映天涯”。那荷叶被风一吹,翻出背面的浅绿,像是无数条绿裙在风中起舞。粉白的荷花点缀其间,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尽情舒展,花瓣边缘染着淡淡的胭脂色,正是“粉靥盈盈沐物华”。阳光透过叶隙,在水面织就斑驳的光影,偶尔有鲤鱼跃出水面,惊碎一塘波光,恰似“荷叶翻风惊鲤影”。
“你看那边。”阿澈指向荷塘深处,一叶兰舟正缓缓划过,船头立着位采菱女,竹篮里盛满了青菱。她轻启朱唇,吴侬软语的采菱曲顺流而下,歌声清越,连兰舟都仿佛被这韵律催动,在莲叶间轻盈穿行,正是“采菱曲韵动兰槎”。
煜明走到石桌边,见纸上刚写了前两句:“绿裙摇曳映天涯,粉靥盈盈沐物华。”墨迹饱满,笔势灵动,将荷叶荷花的姿态写活了。“好一个‘粉靥盈盈’,”煜明抚掌赞叹,“这‘沐物华’三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