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纳兰园雪夜寻诗录(第1页)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八十一章.纳兰园雪夜寻诗录

第一章 碎玉敲窗时

暮冬的风卷着细雪,扑在渌水亭的雕花木窗上,发出碎玉般的轻响。煜明搁下手中的狼毫,墨汁在宣纸上洇开半朵未成形的梅花,砚台里的墨香混着窗外飘来的清寒,在暖炉跳跃的火光里凝成一缕幽思。

“这雪,倒像是从纳兰容若的词里飘出来的。”推门而入的子昂抖落肩头的雪粒,青布棉袍上沾着几片六角冰蕊,“方才路过梨树林,枝桠上堆的雪竟比春日梨花还盛,倒应了那句‘为谁唤得梨花开’。”

煜明起身将红泥小火炉往桌边挪了挪,铜壶里的泉水正咕嘟作响:“你总爱拿古人的句子比景。上月在西山看云海,你说像‘山抹微云’,前日见残荷,又念‘留得枯荷听雨声’,倒不知是景入了词,还是词成了景。”

“景与词本就是一物。”子昂摘下冻得微红的手套,指尖触到炉壁的暖意时轻轻一颤,“就像这纳兰园的雪,若不是当年容若在此听雪煮茶,留下‘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的句子,此刻落在我们肩头的,不过是寻常寒絮罢了。”

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素笺,展开时墨香与雪气交织——正是前日煜明写就的《青枝》词稿,首页“为谁唤得梨花开”七字用的是瘦金体,笔锋清俊如削雪。

“你这阕《飞雪满群山》,‘寒宇飘花,琼妃临世,素笺漫写云章’,”子昂指尖划过纸面,声音低下来,“写雪却不写寒,倒像是琼妃挥毫,拿天地作素笺。昨儿我在书斋反复读这几句,竟觉得满室皆是雪光,连案头的水仙都像是凝了霜。”

窗外的雪忽然密了些,透过窗棂的缝隙望出去,纳兰园的长廊已覆了层薄雪,修竹压弯了腰,簌簌落下雪沫。煜明想起三日前与子昂同游此处的情景:那时雪初落,两人踩着新雪往渌水亭走,子昂忽然停步,指着漫天飞雪说:“你看这六棱冰蕊,千般灵秀,可不是‘淡描玉宇银妆’?”

如今再听他念起词中句子,炉火的光映在子昂眼中,竟比雪色更亮。两人相识十载,从国子监的同窗到如今的忘年交,多半时光都消磨在诗酒唱和里。煜明记得初次见子昂,是在城南旧书肆,他正蹲在墙角翻看一本残破的《饮水词》,指尖抚过“人生若只如初见”时,睫毛上落了层薄薄的阳光,像极了此刻落在他发间的雪。

“前儿在琉璃厂淘到块端砚,”煜明转开话题,从书案下取出一个木盒,“砚背刻着‘听雪’二字,倒像是为今日准备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