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苔痕上阶绿(第1页)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八十二章.苔痕上阶绿

第一章 阶前苔花如米小

谷雨过后的第三天,煜明推开渌水亭的雕花窗,看见子昂蹲在石阶上,指尖正拨弄砖缝里新冒的青苔。晨露从竹梢坠下,打湿了他月白棉袍的下摆,却浑然不觉。

“你瞧这苔花,”子昂头也不抬,声音里带着发现珍宝的雀跃,“昨儿还只是点绿痕,今早竟开出米粒大的花了。”

煜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砖缝里果然簇生着几星嫩绿,顶端挑着细如针尖的花苞,被朝露浸得发亮。忽然想起前日子昂在《云麓杂记》里写的句子:“寻常草木最关情,细微处有大天地。”

“前儿你说日常写作要‘捕捉平凡里的闪光点’,”子昂直起身,袖中掉出个牛皮笔记本,封皮上用隶书写着“拾光”二字,“我今早绕着纳兰园走了三圈,把看见的都记下来了——晨雾里打湿翅膀的蝴蝶、茶炉上跳起来的火星、连檐角滴落的雨珠都数了数,共二十七滴。”

笔记本摊开在石桌上,纸页间夹着片带露的蕨类叶子。煜明看见上面用小字记着:“卯时三刻,苔花初绽,花瓣六枚,形如米粒,色若翡翠浸雪。”字迹清秀,却在“雪”字上洇开个小墨点,像是故意点上去的晨露。

“你这记录倒像宋人笔记,”煜明指尖划过纸页,想起昨日两人讨论的“细节描写”,“但光记物象还不够,得让读者看见你眼里的光。就像你写苔花,若加上‘像谁不小心撒下的碎玉’,画面就活了。”

子昂眼睛一亮,立刻摸出炭笔在句子旁批注。远处传来卖花声,挑担的老者踩着青石板路经过,竹筐里的栀子沾着雨气,香得人心里发痒。煜明忽然想起去年夏日,子昂病重时,他曾折了枝栀子插在病榻前的瓷瓶里,那时子昂说:“这花的香是凉的,像雪落在舌尖。”

“记得吗?前年在岳麓山,”子昂忽然合起笔记本,望着廊外的雨帘,“我们在破庙里躲雨,你看见蜘蛛网上挂着雨珠,说‘像串未穿成的珍珠’,后来写成说说发在美友圈,竟被置顶了。”

煜明笑起来,想起那个雨天:山风卷着雨丝扑进破庙,蛛网在梁间微微颤动,每颗雨珠都映着半片灰蓝的天。他当时随手拍了张照片,配文只有短短两句:“雨落蛛丝结玉珰,天风未解惜流光。”

“你看,好的日常从来不是堆砌辞藻,”子昂从袖中取出手机,翻出那张旧照片,像素虽低,雨珠却清得像能滴下来,“就像你说的‘语言简洁易懂’,越是平实,越能戳人心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