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竹露清响》
第一百六十八章 苔痕阶绿待雏声
戊申年孟夏,梅雨初歇。煜明扶着雕花木栏望向天井,青苔已漫上第三级石阶,如一块润玉嵌在青砖之间。七年前刻下的"四世同堂"石碣旁,一丛鸢尾开得正盛,紫白相间的花瓣上凝着水珠,像谁不小心打翻了砚台,墨痕在宣纸上洇出诗意。
"阿爹,清如带知夏来给您请安了。"
婉转的声音从月洞门传来,煜明转身时,正见外孙女清如抱着重外孙女知夏立在蕉叶影里。清如身着浅绿襦裙,腰间系着他去年送的"竹露清响"玉佩,温润的羊脂玉在天光下泛着柔光。知夏穿着大红兜肚,兜肚上绣着五只莲蓬,正是赫哲族"五子登科"的纹样,袖口缀着的银铃铛随她挥动小手叮当作响。
"太姥爷的胡子像云!"知夏忽然指着煜明的白髯笑起来,藕节似的小手指在空中抓了几下。
清如忙按住女儿的手:"莫要无礼。"话音未落,知夏已挣脱她的怀抱,摇摇晃晃扑向煜明,兜肚里的莲子撒了一地,在青石板上滚成深浅不一的褐点,倒像是即兴创作的水墨小品。
煜明弯腰拾起一粒莲子,忽然想起清如周岁时抓周的场景。那时他刚从云麓山归来,衣襟上还沾着松针,小清如却径直抓住了他腰间的竹笔。如今这支笔已传到知夏手中,笔杆上"守真"二字被岁月磨得发亮,倒比新刻的还要温润。
"青石板上/滚动着夏日的诗行",清如拾起莲子,放入随身的锦囊里,"昨儿教知夏读《池上》,她竟记住了'小娃撑小艇'。"
煜明望着满地莲子,忽有灵感涌上心头,取过石桌上的残墨,在井栏上题下两句:"阶前莲子落,檐下雏声喧。"知夏见状,拍着小手跟着念:"莲子落,雏声喧!"清脆的童音惊飞了檐下燕子,那对老燕正衔着春泥修补巢穴,羽翼掠过紫藤花架,带下几片淡紫色的花瓣。
第二章 碧筒承露话家珍
巳时三刻,阳光透过葡萄架,在天井里织出碎金般的光影。煜明坐在竹椅上,看着清如在石臼里捣制米粉。知夏蹲在一旁,手里攥着半朵栀子花,正认真地往米粉里"加料"。
"阿爹可知,知夏昨日把您的《云麓诗稿》当画板?"清如笑着举起一张宣纸,纸上歪歪扭扭画着几个圆圈,旁边还有几滴墨渍,倒像是几尾游鱼。
煜明接过纸,目光落在右下角的墨团上。那墨渍边缘自然晕染,竟似一朵含苞的荷花。他忽然想起自己十二岁时,趁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