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二百四十六章.乌苏里江的墨色流光
第一章 江畔初逢:蓝锦衣袂里的星子
暮春的乌苏里江还带着料峭的清寒,暮色像一块被江水浸过的蓝丝绒,缓缓铺展在江面上。煜明背着画夹,沿着江岸走,鞋尖蹭过带着潮气的鹅卵石,惊起几只贴着水面低飞的白鸟。他是为寻一幅“江天暮色图”而来,却在转过一道弯时,被一阵清越的歌声攫住了心神。
那歌声像从水里捞出来的月光,带着水汽的凉,又裹着点暖,唱的是赫哲族的渔歌,调子简单,却有种直抵人心的辽阔。循声望去,只见几丈外的江滩上,立着个穿蓝锦长袍的男子,手里握着杆毛笔,正对着一块平滑的青石板凝神。夕阳的金辉勾勒出他挺拔的侧影,锦袍上绣着的鱼纹在光影里明明灭灭,像是活过来一般在衣袂间游动。
“好俊的身法。”煜明忍不住低叹。男子闻声回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煜明的画夹上:“这位先生也是来采风的?”
他便是哈普都·隽明,赫哲族里远近闻名的书法家。煜明早闻其名,不想在此偶遇,忙上前拱手:“在下煜明,久仰隽明先生大名。方才见先生笔走龙蛇,竟在石上写字,实在佩服。”
隽明放下毛笔,石面上已现一行墨字:“乌苏里江长,赫哲情意长。”字迹苍劲有力,却又带着水的柔婉,墨色在青石板上洇开,竟似与江水融为一体。“不过是闲来习字,让先生见笑了。”他指着不远处堆放的鲜鲤,“今日族里捕了头茬鱼,正要办个小宴,先生若不嫌弃,可愿一同坐坐?”
煜明本就想深入了解赫哲族文化,自然欣然应允。走近了才看清,江畔支起了几口大锅,雪白的蒸汽裹着鱼鲜的香气扑面而来。几个赫哲族女子穿着彩衣华饰,正围在锅边忙碌,银饰在夕阳下叮当作响,像一串流动的音符。有个扎着双辫的小姑娘,捧着一碗刚熬好的鱼汤递给隽明,脆生生地喊:“阿叔,尝尝鲜!”
隽明接过来,先递给煜明:“尝尝我们赫哲族的江水炖鲜鲤,喝了这碗汤,才算真正到过乌苏里江。”
汤碗温热,触手生暖。煜明喝了一口,鲜美的滋味在舌尖炸开,仿佛把整个江春都喝进了肚里。他抬眼望去,夕阳正沉到江心里,将江水染成一片金红,彩衣华饰的族人在光影里穿梭,笑语声随着江风飘远,构成一幅鲜活的民俗画卷。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隽明石上那句“情意长”——这情意,是对江水的依恋,对生活的热爱,更是刻在血脉里的文化传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