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一百七十二章:四世同堂灯火暖
一、檐角春幡
腊梅开至第七朵时,云麓阁的飞檐已挂上红灯笼。煜明站在雕花台阶上,看外孙楠哥儿踮脚贴春联,少年手里的浆糊蹭得鼻尖发白,倒像偷吃了糯米团子。"姥爷,这'福'字该倒着贴吗?"楠哥儿举着红澄澄的福字,睫毛上还沾着一片雪花。
"自然要倒的。"煜明笑着接过福字,指尖抚过洒金的纹路,"倒贴福,福到了。"话音未落,云舒的啼哭声从堂屋传来——六个月大的小家伙正被外孙女云汐抱着,看见太姥爷爷手里的红纸上有金粉闪烁,挥舞着藕节似的小胳膊要抓。
"小祖宗醒啦?"煜明转身时,袖口扫过廊下的铜风铃,叮咚声里夹杂着厨房飘来的糖瓜香。云舒穿着祖母新做的红缎面虎头鞋,鞋面绣着五毒纹样,乌黑的眼睛盯着他腰间的玉佩,忽然咯咯笑起来,口水顺着下巴滴在"长命百岁"的金锁上。
鼠年新春暖阳照,年味浓郁满堂笑。
他轻声念着这句诗,想起半月前在书房写藏头诗的情景。当时云薇磨着墨笑他"老来兴致高",他却望着窗外的瑞雪,忽然觉得每个汉字都该浸着团圆的暖:"鼠年是云舒的第一个春节,总得有些讲究。"
二、堂前宴暖
巳时三刻,雕花圆桌摆得满满当当。中央的火锅腾起白雾,熏得玻璃窗上凝起水珠。煜明坐在主位,看长子宗尧往父亲的空碗里斟酒——那是每年家宴的惯例,虽已去世五十年,父亲的位置始终空着,碗里永远盛着他最爱吃的酱牛肉。
"阿爹,该给云舒喂长寿面了。"女儿云薇递来银匙,碗里的面线细如发丝,缀着两颗红枣。云舒攥着煜明的手指往嘴里送,却把面条缠在白胡子上,逗得满桌人哄笑。楠哥儿举着手机抓拍,镜头里,太姥爷爷的银发与重孙女的胎发交缠,像落在春雪上的两簇梅枝。
家宴欢聚亲情绕,聚首一堂乐逍遥。
云汐指着墙上的全家福解释:"这句诗写的就是此刻吧?去年拍的照片里,云舒还在我怀里呢。"煜明望着照片里四世同堂的笑脸,忽然想起1947年那个战火纷飞的春节,父亲带着全家躲在绥远的地窖里,啃着冻硬的窝头,却把最后一块糖塞进他手里。
"情深意重话家常,长幼有序福绵长。"宗尧端起酒杯,声音里带着哽咽,"小时候总嫌父亲刻板,如今才明白,这桌前的规矩,原是最暖的传承。"
火锅的热气模糊了煜明的眼镜片。他想起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