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一百九十八章:续岁寒三友记
一、菊径逢故知
戊申年重阳,云麓山的野菊开得泼泼洒洒。煜明抱着一摞诗稿穿过枫香林,霜风卷着几片红叶粘在《傲菊怀》的宣纸上,墨迹未干的"傲观霜气漫秋时"被染成琥珀色。忽闻身后传来竹杖叩石声,回头见一青衫客正弯腰拾菊,腰间玉佩坠着枚青铜钥匙,在阳光下晃出细碎金光。
"明哥儿还记得这钥匙?"那人直起身子,清瘦面容上眼角微挑,正是睽违三载的挚友沈砚秋。煜明愣在原地,看着对方襟前别着的菊花——正是三年前分别时自己所赠,花瓣虽已干枯,却仍固执地蜷成傲立的姿态。
"那年你去金陵求学,我在这菊径上送你,你说'待我折得蟾宫桂,归来共赏傲霜枝'。"煜明接过砚秋递来的野菊,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手术刀留下的痕迹,"如今你成了济世名医,怎么反倒来寻我这穷酸词人?"
砚秋笑着指了指煜明怀中的诗稿:"听闻你在写《云麓词心录》,我这'傲霜枝'岂能缺席?"两人相视而笑,霜风吹得野菊簌簌作响,远处山寺传来隐约的钟声,惊起几只栖息在菊丛中的画眉,振翅时抖落的花瓣飘进煜明的袖口,像极了当年砚秋夹在他书页里的药方笺。
二、松风夜话时
初雪落满云麓山那日,煜明听见柴门被敲得"咚咚"响。开门见砚秋扶着个浑身是雪的少年,那孩子左额缠着渗血的布条,怀里紧抱着个用油纸裹着的物件。
"在山脚遇见的,被山匪抢了药箱。"砚秋摘下冻得发硬的斗笠,睫毛上凝着冰珠,"这孩子叫林墨竹,说要去昱明阁寻'能写松竹诗的先生'。"
墨竹抬起头,十七八岁的脸上沾着泥雪,眼睛却亮如寒星:"小人听闻煜明先生与沈大夫是知己,故斗胆来投。"他小心翼翼解开油纸,露出半卷焦黑的《松风阁诗帖》,"家师临终前说,此帖唯有交于'颂松情'的君子,方能传承正气。"
煜明接过残帖,见那"松干嵯峨展劲姿"的字迹虽被火焚去半边,笔锋却依然刚健如削铁。砚秋已在灶台前煮起姜汤,松木柴在炉中噼啪作响,火星子溅在窗纸上的冰花上,转瞬即逝。墨竹捧着姜汤暖手,说起山匪烧了他的书院,师父用身体护住诗帖,临终前念着"颂逢雪压情难改"的句子。
"明日带你去看后园的古松。"煜明将自己的狐裘披在墨竹肩上,见少年睫毛上的雪水落进姜汤,荡起细小的涟漪,"那是我与砚秋十三岁时合栽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