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面之间的墙不能打通,但可以开门洞。
所以她准备把一楼的墙上都开门洞,做成一个还算通透的大厅,二楼则分隔成十二个小隔间,这就是以后得包厢。
厨房就更要精心装修了,沈薇找人做了抽油烟机,考虑到夏天厨房里很热,又做了类似中央空调的管道,在后院装了上一个冷却塔。
虽然没有空调温度低,但经过冷却塔吹过来的风也是凉飕飕的。
厨房里最重要的便是储水池,这是以后用来放灵泉水的。
饭店的用水量可比做面包蛋糕大多了,沈薇也不一定随时都有空过来补充,所以不但要够大够多,除了厨房里有,后院里也可以安排几个大水箱。
至于店里怎么装修,则多偏向于几十年后的风格,包厢之间不用墙,而是用好看的屏风,加上一些灯光,地面再铺上浅色的大理石。
只是现在大理石还不是很好买,沈薇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周泉水。
如果城里买不到,就让打听大理石产地,到厂家去定做,做好了之后再开车去拉回来。
饭店的招牌就不用她操心了,贺爷爷他们几个虽然很多时候意见不统一,但在这件事上却出奇地一致。
毕竟饭店叫“老张饭店”,老张是跟他们一起经历了血与火的战场的老战友,所以这块招牌必须要用最好的材料做底,请最好的书法家题字,还要请最好的师傅雕刻。
经过商量后,材料用的是整块的楠木,一块板子就花了一千多块,可谓是下了血本。
这个钱是他们几个人凑的,死活也不让沈薇出,但轮到找书法家的时候,大家又开始意见不合了。
他说这个人写得好,他又说那个人写得好,有人说要用行书,有人觉得草书更有气势一些,又有人说隶书更加沉稳厚重……
最后毫不意外,写招牌的事落又到了沈薇头上。
沈薇现在的毛笔字有六次顿悟,但她觉得远远不够,她认为至少要有八次顿悟,最好是九次顿悟后再写,这样才是对这个店,也是对过世的外公得最大尊重。
在店里忙碌地规划了三天,基本上把所有事情都定了下来,接下来便是让付师傅每天在店里看着,材料不够买材料,总之争取把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位。
“你放心,这点小事我还是能做到的。”付师傅拍着胸口保证道,“坚决不会再像我上次那个店。”
“我会再派一个人过来帮忙,”沈薇道,“虽然这个店有老爷子们撑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